“山林曾是身由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林曾是身由身”全詩
蕭散未能忘故態,優游聊喜及時春。
閑中濁酒偏親我,同外飛花欲趁人。
多謝鳴鳩催對雨,坐慚無術粒斯民。
分類:
《東禪院坐上作》韓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禪院坐上作》是宋代韓維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追求寧靜自然、超脫塵世的心境,并對自然和時光的流轉表達了贊美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林曾是身由身,豈合區區入世塵。
蕭散未能忘故態,優游聊喜及時春。
閑中濁酒偏親我,同外飛花欲趁人。
多謝鳴鳩催對雨,坐慚無術粒斯民。
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山林為背景,表達了作者追求超凡脫俗的心愿。"山林曾是身由身"意味著作者曾經身世出于山林之間,與自然為伴,而不愿意沉迷于紛擾的塵世之中。"豈合區區入世塵"則表明作者對于塵世紛擾的厭倦和不滿。
詩詞中還流露出對過去的懷念,"蕭散未能忘故態",作者仍然難以忘懷過去的自由自在。然而,他并不為此而悲傷,反而以歡喜的心情游走在時光流轉之中,"優游聊喜及時春"。
在閑適的時光中,作者喜歡品味濁酒的醇香,這種安靜與自然的相伴使得他覺得親近,"閑中濁酒偏親我"。而外界的飛花似乎要趁人而去,讓作者感到惋惜,"同外飛花欲趁人"。
詩詞以感謝鳴鳩催雨作為結尾,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力量的感激和敬佩。這里的鳴鳩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更迭,而雨水象征著新的開始。作者坦然地坐在禪院之上,對自己的無所作為感到慚愧,"坐慚無術粒斯民",展現了一種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心態。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時光和身心的思考,表達了作者追求寧靜自然、超脫塵世的心愿,以及對自然力量的敬佩。同時,詩詞中的意象和抒發的情感也使讀者感受到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山林曾是身由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chán yuàn zuò shàng zuò
東禪院坐上作
shān lín céng shì shēn yóu shēn, qǐ hé qū qū rù shì chén.
山林曾是身由身,豈合區區入世塵。
xiāo sàn wèi néng wàng gù tài, yōu yóu liáo xǐ jí shí chūn.
蕭散未能忘故態,優游聊喜及時春。
xián zhōng zhuó jiǔ piān qīn wǒ, tóng wài fēi huā yù chèn rén.
閑中濁酒偏親我,同外飛花欲趁人。
duō xiè míng jiū cuī duì yǔ, zuò cán wú shù lì sī mín.
多謝鳴鳩催對雨,坐慚無術粒斯民。
“山林曾是身由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