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公讀書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許公讀書地”全詩
門掩僧不歸,檐低燕飛出。
高人不可見,石塔鎮寒骨。
分類:
《游龍門詩十二首·利涉塔院》韓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龍門詩十二首·利涉塔院》是宋代文學家韓維的作品之一。這首詩描述了一個讀書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高人難以尋覓以及歲月流轉的感慨之情。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利涉塔院
許公讀書地,塵像一來拂。
門掩僧不歸,檐低燕飛出。
高人不可見,石塔鎮寒骨。
譯文:
在龍門游玩,我來到了塔院。
一陣微風吹過,帶走了灰塵。
僧人關閉了門,不再歸來,
燕子從低矮的檐下飛出。
高人卻無處可見,石塔守護著寒冷的骨骼。
詩意:
這首詩以許公讀書的場景為背景,通過描繪塔院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高人難以尋覓和歲月流轉的感慨之情。詩中的塔院象征著知識和智慧的殿堂,而高人則代表了那些卓越的學者或者前輩,他們的存在超越了凡人的視野。然而,在這個塔院中,高人難以被看見,只有石塔靜靜地守護著寒骨,給人一種寂寥和遺憾之感。
賞析:
《利涉塔院》通過簡潔而凝練的文字,勾勒出一個寂靜而莊嚴的場景。詩中的景物描繪細膩而貼切,通過描述塵像被微風拂走、僧人關閉門戶、燕子從低矮的檐下飛出等細節,給人帶來一種安靜而靜謐的感覺。整篇詩以對高人難覓和歲月變遷的思考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知識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對光陰流逝的感慨。石塔的存在給人一種凝重和沉思的氛圍,它象征著歷史的積淀和智慧的傳承,同時也映襯出作者對遙遠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追尋。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讓人沉浸其中,引發共鳴。
“許公讀書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lóng mén shī shí èr shǒu lì shè tǎ yuàn
游龍門詩十二首·利涉塔院
xǔ gōng dú shū dì, chén xiàng yī lái fú.
許公讀書地,塵像一來拂。
mén yǎn sēng bù guī, yán dī yàn fēi chū.
門掩僧不歸,檐低燕飛出。
gāo rén bù kě jiàn, shí tǎ zhèn hán gǔ.
高人不可見,石塔鎮寒骨。
“許公讀書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