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道江南玉鱠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道江南玉鱠肥”全詩
樹深啼鳥自相失,山靜晚云猶未歸。
濡口潮回殘照滿,石城春盡亂花飛。
周郎屈指圖天下,誰道江南玉鱠肥。
分類:
《金陵道中》鄭獬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金陵道中》是宋代詩人鄭獬的作品。這首詩以金陵(現在的南京)的道路為背景,通過描繪道中景物和情感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六國相排一局棋,
岸頭百草野煙微。
樹深啼鳥自相失,
山靜晚云猶未歸。
濡口潮回殘照滿,
石城春盡亂花飛。
周郎屈指圖天下,
誰道江南玉鱠肥。
這首詩以六國相爭之景喻人生,通過描述金陵道上的景物展示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在第一句中,詩人以六國相爭的歷史事件來比喻人生,將人生比作一局棋局,充滿變數和挑戰。
接下來的兩句詩描繪了道路兩旁的景物。岸頭百草微散著淡淡的野煙,顯示了大自然的寧靜和生機。然而,樹林深處的鳥兒啼叫聲傳來,卻顯得孤寂和失落,似乎在表達人事的離散和失散。
第四句詩描寫了靜謐的山與晚云,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晚云尚未歸去,暗示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期待。
下半部分的詩句描繪了金陵道上的景色。濡口一帶的潮水退回,余暉映照,顯示了夕陽下的美景,但其中又透露出時光的流轉和光陰易逝的意味。石城中的花朵隨著春天的結束紛紛飄落,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感傷和珍惜。
最后兩句詩以歷史人物周瑜來象征詩人自身,屈指算計著天下的圖景。然而,詩人卻感慨地問道,誰能說江南的美食不肥美呢?這句話既是對江南風景的贊美,也是對人生中短暫而美好時光的珍視。
整首詩展現了詩人對人生流轉和時光易逝的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歷史人物來表達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與追憶。
“誰道江南玉鱠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líng dào zhōng
金陵道中
liù guó xiāng pái yī jú qí, àn tóu bǎi cǎo yě yān wēi.
六國相排一局棋,岸頭百草野煙微。
shù shēn tí niǎo zì xiāng shī, shān jìng wǎn yún yóu wèi guī.
樹深啼鳥自相失,山靜晚云猶未歸。
rú kǒu cháo huí cán zhào mǎn, shí chéng chūn jǐn luàn huā fēi.
濡口潮回殘照滿,石城春盡亂花飛。
zhōu láng qū zhǐ tú tiān xià, shuí dào jiāng nán yù kuài féi.
周郎屈指圖天下,誰道江南玉鱠肥。
“誰道江南玉鱠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