鱠怎么讀 鱠的意思
“鱠”字共有1個讀音:
[kuài]

漢字 | 鱠 |
---|---|
讀音 |
|
注音 | ㄎㄨㄞˋ |
部首 | [魚] 魚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24 部外:13 |
異體字 | 膾 鲙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鲙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C60 |
其它編碼 | 五筆:qowj 倉頡:nfoma 鄭碼:rolk 四角:28366 |
筆順編碼 | 352512144443412524312511 |
筆順筆畫 | 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ノ丶一丨フ丨丶ノ一丨フ一一 |
筆順名稱 | 撇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豎 橫 點 點 點 點 撇 捺 橫 豎 橫折 豎 點 撇 橫 豎 橫折 橫 橫 |
鱠字的意思
同“鲙”。
鱠字的基本解釋
鱠字的詳細解釋
鱠字的辭典解釋
鲙ㄎㄨㄞˋkuài名
細切的魚肉。如:「鮮鲙」、「莼羹鱸鲙」。《集韻·去聲·太韻》:「膾,《說文》:『細切肉也。』或從魚。」宋·陸游〈雙頭蓮·華鬢星星〉詞:「空悵望,鲙美菰香,秋風又起。」同「膾 」。
動細切魚肉烹調成肴饌。宋·辛棄疾〈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詞:「休說鱸魚堪鲙,盡西風、季鷹歸未?」
康熙字典解釋
鱠【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畫:24畫,部外筆畫:13畫
《廣韻》《集韻》《正韻》??古外切,音膾。細切肉也。《干祿字書》膾通鱠。
又《博物志》吳王江行食魚膾,棄殘餘於水,化爲魚,名膾殘,卽今銀魚。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膾【卷四】【肉部】
細切肉也。從肉會聲。古外切
說文解字注
(膾)細切肉也。所謂先藿葉切之、復報切之也。報者、俗語云急報。凡細切者必疾速下刀。少儀注云。報讀爲赴疾之赴。拔赴皆疾也。從肉。會聲。古外切。十五部。
鱠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鱠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