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見浮云浸破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照見浮云浸破天”全詩
誰將寶鏡遺在地,照見浮云浸破天。
數鬣游魚才及寸,一層綠荇小於錢。
待將鬧物都除卻,放出秋蟾夜夜圓。
分類:
《盆池》鄭獬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盆池》是宋代詩人鄭獬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盆池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綠發柔莎碧甃連,
湛如蛟穴貯寒泉。
誰將寶鏡遺在地,
照見浮云浸破天。
數鬣游魚才及寸,
一層綠荇小於錢。
待將鬧物都除卻,
放出秋蟾夜夜圓。
詩意和賞析:
《盆池》通過描繪盆池的景象,以及其中的一些細節,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獨特感悟和思考。
首先,詩中提到的“綠發柔莎碧甃連”描繪了盆池中長滿了嫩綠的水草,形成了一片連綿不斷的綠色景觀。這里的“綠發”形象地描繪了水草茂盛的樣子,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
接著,詩中提到“湛如蛟穴貯寒泉”,這里用“蛟穴”來形容盆池的深邃和寬廣,同時暗示了水質清澈純凈。作者將這一景象與“寒泉”聯系在一起,進一步強調了水的清涼和寧靜。
詩的下半部分,“誰將寶鏡遺在地,照見浮云浸破天。數鬣游魚才及寸,一層綠荇小於錢。”則展現了盆池中的另一些景象。寶鏡是指水面,作者通過這個比喻表達了水面清澈如鏡,可以照見天空中的浮云。游魚和綠荇則是盆池中的生物,作者用細小的尺寸來形容它們,進一步強調了盆池的小巧和精細之處。
最后兩句“待將鬧物都除卻,放出秋蟾夜夜圓。”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和宴會的向往。鬧物指的是喧囂和雜亂的干擾,作者希望將這些干擾都消除,使得盆池恢復寧靜。放出秋蟾則是指讓盆池中的蟾蜍自由地呼吸,夜夜圓滿。這里的秋蟾是象征吉祥的動物,也代表了夜晚的寧靜和祥和。
整首詩通過對盆池景象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通過細膩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盆池帶來的清涼、寧靜和宴會的愉悅。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對喧囂和雜亂世界的厭倦,對寧靜和祥和的向往。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詩人鄭獬的才華和對自然的獨特感悟。
“照見浮云浸破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én chí
盆池
lǜ fā róu shā bì zhòu lián, zhàn rú jiāo xué zhù hán quán.
綠發柔莎碧甃連,湛如蛟穴貯寒泉。
shuí jiāng bǎo jìng yí zài dì, zhào jiàn fú yún jìn pò tiān.
誰將寶鏡遺在地,照見浮云浸破天。
shù liè yóu yú cái jí cùn, yī céng lǜ xìng xiǎo yú qián.
數鬣游魚才及寸,一層綠荇小於錢。
dài jiāng nào wù dōu chú què, fàng chū qiū chán yè yè yuán.
待將鬧物都除卻,放出秋蟾夜夜圓。
“照見浮云浸破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