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擁蒼云拂浪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擁蒼云拂浪驚”全詩
水搖冰骨凍未得,雨作雪花開不成。
玉匣寶力鋒欲折,鐵衣戰騎力還生。
杏梢柳葉無聊賴,為祝鳴鳩探晚晴。
分類:
《驟寒》鄭獬 翻譯、賞析和詩意
《驟寒》是宋代詩人鄭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空中突然寒氣襲來,擁抱著蒼云,拂動著波濤。北風飛馳而至,海濤的聲音隨之而起。水面搖動,冰冷的骨頭尚未凝結,雨水變成雪花卻無法凝聚。玉匣中的寶劍鋒芒欲折,鐵衣戰士的力量依然生機勃勃。杏花枝頭、柳葉無法抗拒這突如其來的嚴寒,鳴鳩為了慶祝而在晚晴中探索。
詩意:
《驟寒》以景物描寫表達出一種突然而至的嚴寒氣息。詩中描繪了蒼云、海濤、北風和冰雪等自然現象,展現了寒冷的氣息。同時,通過玉匣中的寶劍和鐵衣戰士的形象,表現出力量與生命的堅韌不拔。詩人以此寓意,即使面臨寒冷和困難,也要保持堅強和勇敢的精神,追求生命的生機與活力。
賞析:
《驟寒》通過景物的描繪,展示了寒冷突襲的氛圍,給人一種冰冷刺骨的感覺。描述中的蒼云、海濤和北風,以及水面搖動和冰凍的骨頭,都突出了嚴寒的主題。而玉匣中的寶劍和鐵衣戰士的形象,則象征了堅強和勇敢的力量,表達了不畏困難、追求生命力量的意志。
詩詞中的杏花枝頭、柳葉無聊賴,以及為祝鳴鳩探晚晴,則表現了寒冷對自然界的影響,同時也點明了寒冷對生命的考驗。整首詩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相結合,通過寒冷的意象表達了生命的堅韌和對抗逆境的勇氣。
《驟寒》以簡潔而富有畫面感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象征意象的運用,傳達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詩人鄭獬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融,使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人的堅韌不拔,激發了人們對生命的熱愛和追求。
“四擁蒼云拂浪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u hán
驟寒
sì yōng cāng yún fú làng jīng, běi fēng fēi xià hǎi tāo shēng.
四擁蒼云拂浪驚,北風飛下海濤聲。
shuǐ yáo bīng gǔ dòng wèi dé, yǔ zuò xuě huā kāi bù chéng.
水搖冰骨凍未得,雨作雪花開不成。
yù xiá bǎo lì fēng yù zhé, tiě yī zhàn qí lì hái shēng.
玉匣寶力鋒欲折,鐵衣戰騎力還生。
xìng shāo liǔ yè wú liáo lài, wèi zhù míng jiū tàn wǎn qíng.
杏梢柳葉無聊賴,為祝鳴鳩探晚晴。
“四擁蒼云拂浪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