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田晚更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污田晚更耕”全詩
蛟龍移窟宅,蒲稗出縱橫。
壞屋久不補,污田晚更耕。
接春恐流散,何策活蒼生。
分類:
《臨淮大水》鄭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淮大水》是宋代詩人鄭獬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臨淮地區大水泛濫的景象,同時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困境和對人民苦難的關切。
詩意:
詩人通過描繪臨淮大水泛濫的景象,表達了自然災害對人民的影響以及對災情的關注和思考。大水沖毀了樹木的頂端,淹沒了冬季的原野和低洼的土地。水勢猛烈,猶如巨龍離開了原本的居所,蒲稗(蘆葦)則隨水的波瀾而縱橫搖曳。屋舍破損已久,沒有得到修補,田地臟亂,夜晚更是難以耕種。作者擔心春天的到來會使大水進一步擴散,從而給人們帶來更大的災害,他思考著如何采取措施來挽救人民的生活。
賞析:
《臨淮大水》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災害造成的景象,展示了鄭獬對人民疾苦的關切。通過描繪大水泛濫的景象,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被水覆蓋的世界,讓人感受到水勢的猛烈和無情。詩中的蛟龍和蒲稗是象征性的意象,富有生動的形象感。蛟龍離開窟宅,暗示著災害的嚴重性,而蒲稗隨波縱橫,則表現了水勢的狂暴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詩人通過描寫壞屋和污田的情景,凸顯了人民生活的困境和苦難。屋舍破敗不堪,暗示著人民生活的艱辛和無助,而污田的存在則進一步加深了人民的困境。作者對這些景象的描寫不僅體現了現實的殘酷,更展現了他對人民疾苦的深切關懷。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災情的擔憂和對人民生活的關切。作者擔心春天的到來會使大水進一步蔓延,給人們帶來更大的災害,因此思考著如何采取措施來挽救人民的生活。這些詩句透露出作者對人民苦難的同情和對災害所帶來的破壞性的思考,體現了他作為一位文人的責任感和社會關懷。
總之,鄭獬的《臨淮大水》通過描繪自然災害的景象,表達了對人民困境的關切和對災難的思考。詩中簡練而形象的描寫,以及作者對人民生活的深入思考,使這首詩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社會關懷,體現了宋代文人的社會責任感。
“污田晚更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huái dà shuǐ
臨淮大水
dà shuǐ méi shù miǎo, shè dōng yuán xí píng.
大水沒樹杪,涉冬原隰平。
jiāo lóng yí kū zhái, pú bài chū zòng héng.
蛟龍移窟宅,蒲稗出縱橫。
huài wū jiǔ bù bǔ, wū tián wǎn gèng gēng.
壞屋久不補,污田晚更耕。
jiē chūn kǒng liú sàn, hé cè huó cāng shēng.
接春恐流散,何策活蒼生。
“污田晚更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