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不搖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海不搖草”全詩
十年傲堯舜,一笑破乾坤。
羌貊皆冠冕,豺狼盡子孫。
潼關兵已破,會憶老臣言。
分類:
《明皇》鄭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明皇》是宋代文人鄭獬的一首詩。這首詩以雄渾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明君的贊美和忠誠之情。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明皇》的中文譯文:
四海不搖草,九重藏禍根。
十年傲堯舜,一笑破乾坤。
羌貊皆冠冕,豺狼盡子孫。
潼關兵已破,會憶老臣言。
詩意和賞析:
《明皇》這首詩以雄渾有力的筆觸,表達了對明君的崇高贊美和忠誠之情。
首句“四海不搖草,九重藏禍根”描繪了明君的威儀和統治力。明君如同四海之中不動搖的草木,九重宮殿中隱藏著執掌天下的權柄。這句詩意味深長,表達了明君的統治穩定和威嚴的形象。
接著的“十年傲堯舜,一笑破乾坤”表達了明君的英明和超越凡俗的地位。明君以自己的才智和威嚴傲視當世,輕松破解了世間的困擾和難題,展現出無堅不摧的智慧和決斷力。
第三句“羌貊皆冠冕,豺狼盡子孫”描繪了明君的德政和仁義。明君的仁政使得蠻夷之民都得以冠以官服,而兇惡之人也被消滅殆盡,充分展現了明君的仁德和威嚴。
最后一句“潼關兵已破,會憶老臣言”表達了明君對老臣的回憶和感慨。潼關兵已經破敵,戰事勝利,明君回憶起昔日老臣的忠誠和智慧,深感親切和敬意。
整首詩以短小精悍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明君的崇敬之情,贊美了明君統治的穩定和威嚴,描述了明君的仁德和智慧,同時也展現了明君對忠臣的感激和回憶。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筆調,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偉大君主的形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海不搖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íng huáng
明皇
sì hǎi bù yáo cǎo, jiǔ zhòng cáng huò gēn.
四海不搖草,九重藏禍根。
shí nián ào yáo shùn, yī xiào pò qián kūn.
十年傲堯舜,一笑破乾坤。
qiāng mò jiē guān miǎn, chái láng jǐn zǐ sūn.
羌貊皆冠冕,豺狼盡子孫。
tóng guān bīng yǐ pò, huì yì lǎo chén yán.
潼關兵已破,會憶老臣言。
“四海不搖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