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參差魄正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疏影參差魄正圓”全詩
孤光已蔽浮云外,眾目猶傾小雨前。
聲入鬢毛同颯颯,潤生林葉自娟娟。
宴杯才撤寒蟾露,疏影參差魄正圓。
分類:
《奉和司徒侍中中秋遇雨韻》強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司徒侍中中秋遇雨韻》是宋代詩人強至的作品。這首詩以中秋節為背景,描繪了在雨中度過的歡樂宴會的情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要盡賓歡醉繡筵,
準憑良月作夤緣。
孤光已蔽浮云外,
眾目猶傾小雨前。
聲入鬢毛同颯颯,
潤生林葉自娟娟。
宴杯才撤寒蟾露,
疏影參差魄正圓。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中秋節的宴會場景,詩人表達了與親友們歡聚的愿望。在宴席上,他們盡情地享受著美食和美酒,以此來慶祝中秋佳節。盡管天空被濃云遮蔽,但良辰美景與詩人們的心意相連,仿佛月亮也為他們而存在。當微小的雨點輕輕落下時,眾人的目光聚焦于雨前的景象,期待著更加美好的時刻。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歡樂的中秋宴會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對美好時刻的渴望和熱愛。詩中的“良月”代表了中秋月圓的寓意,詩人希望借助這個美好的節日,與親友們共同度過愉快的時光。即使天空被云層遮擋,但月光仍然獨自照耀,象征著美好的事物總是能在困難與阻礙之外閃耀出來。
詩中還通過對聲音和景象的描寫來增強意境。詩人描述了聲音飄入鬢毛中的聲音,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宴會上歡笑聲的熱鬧和愉悅。同時,他用“林葉自娟娟”來形容雨水潤濕了樹葉,使得整個景象更加生動。最后兩句以寒蟾露和魄圓作為象征,表達了宴會即將結束的暗示,但疏影參差的景象依然美好,圓月仍然高懸,給人以希望和美好的感覺。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展現了中秋宴會的歡樂場景和詩人對美好時刻的向往,同時也傳達了積極的情緒和希望。
“疏影參差魄正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sī tú shì zhōng zhōng qiū yù yǔ yùn
奉和司徒侍中中秋遇雨韻
yào jǐn bīn huān zuì xiù yán, zhǔn píng liáng yuè zuò yín yuán.
要盡賓歡醉繡筵,準憑良月作夤緣。
gū guāng yǐ bì fú yún wài, zhòng mù yóu qīng xiǎo yǔ qián.
孤光已蔽浮云外,眾目猶傾小雨前。
shēng rù bìn máo tóng sà sà, rùn shēng lín yè zì juān juān.
聲入鬢毛同颯颯,潤生林葉自娟娟。
yàn bēi cái chè hán chán lù, shū yǐng cēn cī pò zhèng yuán.
宴杯才撤寒蟾露,疏影參差魄正圓。
“疏影參差魄正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