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邑紛華非所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京邑紛華非所好”全詩
九重紫殿三題就,萬里青云數刻收。
天子臨軒名第二,春官奏卷等俱優。
翰林試筆尋揮寫,冊府譌文倏校讎。
京邑紛華非所好,鄉邦偃宴得其求。
始看別酒傾同舍,早聽歡謠載兩州。
嚴詔飛來批鳳尾,近班歸去立螭頭。
一年父老漫留寇,四世公臺將至彪。
即日金鑾開步武,往時駟馬減風流。
蹉跎舊掾瞻行色,漸老從軍祗自羞。
分類:
《送記注楊學士被詔赴闕》強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記注楊學士被詔赴闕》是宋代詩人強至創作的一首詩詞。此詩以送別楊學士赴闕任職為主題,表達了對楊學士的贊美和祝福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學士聲名早已超越同輩游學的聲望,詩文源遠流長,廣泛潤澤四方。在九重紫殿三次題字的榮譽之下,他的聲望已經如云般遙遠。天子親臨寶座,將他列為第二位,春官奏章和卷冊中都贊譽他的卓越才華。他在翰林院中試筆,尋找靈感,寫下杰出的文章,經過冊府的校對,文采更加熠熠生輝。在京城,紛繁華麗的環境并不符合他的喜好,而在鄉邦中,他卻能夠得到宴會的邀請和歡迎。剛開始品嘗別離時的酒宴,早已聽到了兩州傳來的歡樂歌謠。嚴厲的詔書飛來,批評他的文章有些瑕疵,但他近班的歸去卻展現了他的才華。一年來,老百姓們一直遭受著戰亂的困擾,而他作為公臺的后代將會以英勇的形象出現。當金鑾殿門開啟,他將步入武官的行列,盡管他曾經是駟馬倜儻的文人,如今卻逐漸老去,從軍之事使他自愧不如。
這首詩詞通過楊學士被詔赴闕的場景,表達了對楊學士的贊美和祝福之情,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士人從文人向武人轉變的困惑和無奈。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夸張、對比和意象等,使詩意更加深遠。全詩情感飽滿,表達了對楊學士的敬仰和對他前程的祝福,同時也抒發了詩人自身的思考和自嘲之情。
“京邑紛華非所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jì zhù yáng xué shì bèi zhào fù quē
送記注楊學士被詔赴闕
xué shì shēng xiān yā bìng yóu, cí yuán hào dàng jìn kūn qiū.
學士聲先壓并游,詞源浩蕩浸昆丘。
jiǔ zhòng zǐ diàn sān tí jiù, wàn lǐ qīng yún shù kè shōu.
九重紫殿三題就,萬里青云數刻收。
tiān zǐ lín xuān míng dì èr, chūn guān zòu juǎn děng jù yōu.
天子臨軒名第二,春官奏卷等俱優。
hàn lín shì bǐ xún huī xiě, cè fǔ é wén shū jiào chóu.
翰林試筆尋揮寫,冊府譌文倏校讎。
jīng yì fēn huá fēi suǒ hǎo, xiāng bāng yǎn yàn dé qí qiú.
京邑紛華非所好,鄉邦偃宴得其求。
shǐ kàn bié jiǔ qīng tóng shě, zǎo tīng huān yáo zài liǎng zhōu.
始看別酒傾同舍,早聽歡謠載兩州。
yán zhào fēi lái pī fèng wěi, jìn bān guī qù lì chī tóu.
嚴詔飛來批鳳尾,近班歸去立螭頭。
yī nián fù lǎo màn liú kòu, sì shì gōng tái jiāng zhì biāo.
一年父老漫留寇,四世公臺將至彪。
jí rì jīn luán kāi bù wǔ, wǎng shí sì mǎ jiǎn fēng liú.
即日金鑾開步武,往時駟馬減風流。
cuō tuó jiù yuàn zhān xíng sè, jiàn lǎo cóng jūn zhī zì xiū.
蹉跎舊掾瞻行色,漸老從軍祗自羞。
“京邑紛華非所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