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傍轡問農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妨傍轡問農耕”全詩
壤歌接野知堯力,水害橫堤想禹平。
無數焚香迎使節,不妨傍轡問農耕。
江湖未敢生歸興,為戀車茵每侍行。
分類:
《行河道中》強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行河道中》是宋代詩人強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河道中
風起秋河吹旆旌,
林梢初日露微明。
壤歌接野知堯力,
水害橫堤想禹平。
無數焚香迎使節,
不妨傍轡問農耕。
江湖未敢生歸興,
為戀車茵每侍行。
譯文:
在河道中行走
秋風吹起,吹動旗幟,
林梢初露微明的陽光。
鄉野的歌聲傳達著堯的智慧,
水患橫掃堤壩,想起禹治水平安。
無數人焚香迎接使節,
也可以靠近馬轡詢問農耕之事。
江湖里我不敢生出歸鄉的情緒,
因為我迷戀著車茵,每天侍奉行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行人在河道中的景象,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向往和對農耕生活的思考。
首先,詩中描繪了秋風吹動旗幟的場景,展示了行人所處環境的風貌。秋風輕拂,旗幟飄揚,給人一種寧靜而悠遠的感覺。
其次,詩人通過歌頌土地的力量和禹治水的智慧,表達了對古代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向往。土地的歌聲傳達著堯的智慧,暗示著人們對治理自然災害的渴望和對社會秩序的追求。
然后,詩中提到了迎接使節的場景,以及人們可以借著馬轡詢問農耕的情況。這揭示了人們對政治和農耕生活的關注,表達了對社會繁榮和農業豐收的期盼。
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江湖歸鄉的猶豫和不舍之情。他迷戀著車茵,每天侍奉行走,暗示了他對流浪生活的鐘愛,不愿意回歸平凡的生活。
整首詩意融洽,用意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傳統文化和個體命運的思考。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物和多個社會場景,詩人成功地傳遞了對人生追求和價值觀的表達。
“不妨傍轡問農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ng hé dào zhōng
行河道中
fēng qǐ qiū hé chuī pèi jīng, lín shāo chū rì lù wēi míng.
風起秋河吹旆旌,林梢初日露微明。
rǎng gē jiē yě zhī yáo lì, shuǐ hài héng dī xiǎng yǔ píng.
壤歌接野知堯力,水害橫堤想禹平。
wú shù fén xiāng yíng shǐ jié, bù fáng bàng pèi wèn nóng gēng.
無數焚香迎使節,不妨傍轡問農耕。
jiāng hú wèi gǎn shēng guī xìng, wèi liàn chē yīn měi shì xíng.
江湖未敢生歸興,為戀車茵每侍行。
“不妨傍轡問農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