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謝未能圖拂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謝未能圖拂衣”全詩
前驅寧免為負弩,高謝未能圖拂衣。
顧己自知吾道在,折腰甘被俗人議。
古來策足皆貧賤,伊起耕夫呂釣磯。
分類:
《迓漕臺感書》強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迓漕臺感書》是宋代詩人強至的作品。這首詩以迓漕臺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處境和社會價值的思考。
詩中描述了齊瞻使者騎馬行進的場景,馬蹄踏過的地方都是霜的痕跡,顯示了嚴寒的氣息。詩人提到自己作為前驅,希望能夠擺脫負弩的厄運,但未能達到志向,仍然身處高謝之中,未能實現理想的拂衣而去。
詩人自我反省,認識到自己的道路在哪里,但卻甘心屈服于世俗的議論,屈從于俗人的評判。他意識到歷來有志足跡的人常常貧賤,而自己則像是一個勞作于田園、釣魚于漁船的普通人。
這首詩揭示了詩人對于個人命運和社會價值觀的思考。他對自己的實際境遇感到無奈,但仍然保持對于理想的追求。詩人通過表達對自我處境的思考,展示了對于社會現實的思辨和對于個人價值的思索。
這首詩的詩意深沉而含蓄,通過對現實境遇的描寫和自我反省的表達,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于人生的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繪,使詩意更加生動和富有畫面感。通過與古人的對比,詩人展示了對于社會價值觀的思考,以及對于個人命運的憂慮與期待。
“高謝未能圖拂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à cáo tái gǎn shū
迓漕臺感書
jùn xiàn qí zhān shǐ zhě huī, mǎ tí xíng chǔ shì shuāng wēi.
郡縣齊瞻使者麾,馬蹄行處是霜威。
qián qū níng miǎn wèi fù nǔ, gāo xiè wèi néng tú fú yī.
前驅寧免為負弩,高謝未能圖拂衣。
gù jǐ zì zhī wú dào zài, zhé yāo gān bèi sú rén yì.
顧己自知吾道在,折腰甘被俗人議。
gǔ lái cè zú jiē pín jiàn, yī qǐ gēng fū lǚ diào jī.
古來策足皆貧賤,伊起耕夫呂釣磯。
“高謝未能圖拂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