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地背行山下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陰地背行山下火”全詩
陰地背行山下火,風天錯到磧西城。
單于送葬還垂淚,部曲招魂亦道名。
卻入杜陵秋巷里,路人來去讀銘旌。
分類:
作者簡介(王建)
《送阿史那將軍安西迎舊使靈櫬(一作送史將軍)》王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阿史那將軍安西迎舊使靈櫬(一作送史將軍)》是唐代詩人王建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漢家都護邊頭沒,
舊將麻衣萬里迎。
陰地背行山下火,
風天錯到磧西城。
單于送葬還垂淚,
部曲招魂亦道名。
卻入杜陵秋巷里,
路人來去讀銘旌。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送別阿史那將軍安西迎舊使靈櫬(或史將軍)的情景。將軍安西前往邊疆執行任務,但在邊境失蹤,他的部下身穿麻衣,萬里追尋將軍的蹤跡。在荒涼的地方,他們看到山下燃燒的火焰,迷失了方向,誤入了磧西城。最終,將軍的靈柩被送回,單于(即匈奴的首領)為此流淚,部下們也在招魂時稱頌將軍的名字。而將軍的靈柩被安葬在杜陵的秋巷里,來往的路人們讀著靈柩上的銘旌。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將軍的去世和送葬的場景,表達了對將軍的深切思念和對他在戰場上的英勇事跡的贊美。詩中使用了具象的描寫手法,通過描繪荒涼的景象和將軍的靈柩回歸的情景,表現出人生的無常和邊塞軍人的艱辛生活。詩人通過寫實的描寫,展現了將軍的忠誠、勇敢和對國家的忠心,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懷念和敬意。整首詩抒發了對英勇將領的崇敬和對戰爭的深思,具有深厚的情感和社會意義。
“陰地背行山下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ā shǐ nà jiāng jūn ān xī yíng jiù shǐ líng chèn yī zuò sòng shǐ jiāng jūn
送阿史那將軍安西迎舊使靈櫬(一作送史將軍)
hàn jiā dū hù biān tóu méi, jiù jiāng má yī wàn lǐ yíng.
漢家都護邊頭沒,舊將麻衣萬里迎。
yīn dì bèi xíng shān xià huǒ,
陰地背行山下火,
fēng tiān cuò dào qì xī chéng.
風天錯到磧西城。
chán yú sòng zàng hái chuí lèi, bù qǔ zhāo hún yì dào míng.
單于送葬還垂淚,部曲招魂亦道名。
què rù dù líng qiū xiàng lǐ, lù rén lái qù dú míng jīng.
卻入杜陵秋巷里,路人來去讀銘旌。
“陰地背行山下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