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春丞相尋陳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春丞相尋陳跡”全詩
池名不逐唐宮廢,岸折猶如蜀阪來。
水落有時逢舊石,草深無處覓遺臺。
行春丞相尋陳跡,往事空嗟浩劫灰。
分類:
《依韻奉和判府經略司徒侍中上巳晚游九曲池詩》強至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依韻奉和判府經略司徒侍中上巳晚游九曲池詩》是宋代詩人強至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描繪九曲池為主題,通過對池中景色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追憶和對興亡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
地勢盤紆巧鑿開,
當年匠意亦多才。
池名不逐唐宮廢,
岸折猶如蜀阪來。
水落有時逢舊石,
草深無處覓遺臺。
行春丞相尋陳跡,
往事空嗟浩劫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九曲池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池中的景色和歷史文化意義。詩人通過描繪地勢盤曲、巧妙開鑿的場景,表現出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也暗示了九曲池作為一處人工構筑的景觀的壯麗。
詩中提到九曲池的名字并沒有隨著唐朝宮庭的廢棄而失傳,而是一直流傳下來。作者以岸邊蜀阪的形態來形容池岸的蜿蜒曲折,使得詩詞中的景色更加生動。
詩中還描述了水落時可以看到舊時的石塊,但是草木叢生,已經無法尋找到過去的遺跡了。這表達了歲月更迭的無情,歷史的痕跡逐漸消逝,人們無法再找到當年的繁華與輝煌。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昔日輝煌的懷念和對興衰更迭的感慨。詩人以丞相的身份尋找陳跡,但卻只能空嗟嘆往事的浩劫已經煙消云散,只留下一片灰燼。
整首詩通過對九曲池的描繪,以及對歷史的回憶和對興衰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歷史文化的珍視。
“行春丞相尋陳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 yùn fèng hé pàn fǔ jīng lüè sī tú shì zhōng shàng sì wǎn yóu jiǔ qǔ chí shī
依韻奉和判府經略司徒侍中上巳晚游九曲池詩
dì shì pán yū qiǎo záo kāi, dāng nián jiàng yì yì duō cái.
地勢盤紆巧鑿開,當年匠意亦多才。
chí míng bù zhú táng gōng fèi, àn zhé yóu rú shǔ bǎn lái.
池名不逐唐宮廢,岸折猶如蜀阪來。
shuǐ luò yǒu shí féng jiù shí, cǎo shēn wú chǔ mì yí tái.
水落有時逢舊石,草深無處覓遺臺。
xíng chūn chéng xiàng xún chén jī, wǎng shì kōng jiē hào jié huī.
行春丞相尋陳跡,往事空嗟浩劫灰。
“行春丞相尋陳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