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父母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身為父母官”全詩
已季春成暮,當溫氣反寒。
農心憂地凍,俗眼惜花殘。
我豈殊民意,身為父母官。
分類:
《二月大寒偶書短句》強至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月大寒偶書短句》是宋代詩人強至所作,這首詩描繪了二月大寒時節的景象,并通過對自然與人情的思考,抒發了作者作為一位父母官的心境。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二月大寒偶書短句
上天誰與問,四序曷相干。
已季春成暮,當溫氣反寒。
農心憂地凍,俗眼惜花殘。
我豈殊民意,身為父母官。
詩意:
這首詩以二月大寒為背景,反思了天地之間四季更迭的奧妙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在春季即將結束、溫暖的氣息逆轉向寒冷之際,農民們擔心凍害對土地的影響,而平常的人們則為殘落的花朵感到惋惜。然而,詩人認為自己作為一位官員,并不代表與一般民眾的意愿相異。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人情變遷,反映了作者對時間和季節變化的思考,以及對自己作為一位父母官的責任感。詩中的對比與轉折,展示了詩人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洞察。
首先,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上天誰與問,四序曷相干。”這句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界四季更替的奧秘與天命的疑問。他在思考著,人類是否能探知天意,理解四季交替的道理。
接著,詩人將焦點轉向現實情境。他描述了春季即將結束時,氣溫卻突然轉寒,對農民們造成的擔憂:“已季春成暮,當溫氣反寒。”這里通過季節的轉變,展現了自然界的無常與不可控性,使人們面臨著農作物受凍的風險。
然后,詩人轉向了一般人們的態度:“農心憂地凍,俗眼惜花殘。”農民憂心于土地的凍害,而一般人則感嘆花朵的凋謝,這兩種情感都反映了人們對于自然變遷的關切與留戀之情。
最后,詩人以自身身份作為父母官加以回應:“我豈殊民意,身為父母官。”他表示自己并不與一般民眾的意愿相異。這句話揭示了作者對自己作為一個官員的責任感,他要在治理國家的同時,也要關注人民的需求,體察民情。
整首詩通過對時間、自然和人情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界的疑問與反思,同時也表達了他作為一位官員的擔當與責任。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凝練地表達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引發讀者對于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的思考。
“身為父母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yuè dà hán ǒu shū duǎn jù
二月大寒偶書短句
shàng tiān shuí yǔ wèn, sì xù hé xiāng gān.
上天誰與問,四序曷相干。
yǐ jì chūn chéng mù, dāng wēn qì fǎn hán.
已季春成暮,當溫氣反寒。
nóng xīn yōu dì dòng, sú yǎn xī huā cán.
農心憂地凍,俗眼惜花殘。
wǒ qǐ shū mín yì, shēn wéi fù mǔ guān.
我豈殊民意,身為父母官。
“身為父母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