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時粥飯學予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二時粥飯學予糊”全詩
此生何足辦庵糧,忽然老壞可復奈。
不如罷讀瞿曇書,二時粥飯學予糊。
都無筋力堪井臼,睡起飽聽鶬鹒呼。
分類:
《巳老》吳則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巳老》是宋代吳則禮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自嘲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年老體衰的心情,并對自己的生活狀態進行了反思。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巳老》中文譯文:
北湖居士已經年老,后日將知曉老去的痛苦。
這一生何以維持生計,突然間老去無法再忍受。
不如停止閱讀佛經,吃些粗糧填飽肚子。
身體已經無力勝任重活,飽食起來傾聽鳥兒的鳴叫聲。
詩意和賞析:
《巳老》展現了作者吳則禮對自己年老體衰的無奈和沮喪之情。北湖居士指的是作者自己,他已經到了晚年階段,感嘆時間的飛逝,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已經開始衰退。"后日懸知有老壞"表達了對老去所帶來的痛苦的預感。
詩中的"庵糧"指的是供養自己的生活來源,作者在思考如何維持生計的問題。然而,作者認為老去之后再也無法應對這樣的問題,"忽然老壞可復奈",體現出他對無法改變老去現實的無奈。
接下來,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一種生活選擇,放棄閱讀瞿曇書,轉而追求簡單的生活。"瞿曇書"是佛經的一種,作者意味著放棄繁瑣的宗教修行,過上簡單樸素的生活。
最后兩句詩"都無筋力堪井臼,睡起飽聽鶬鹒呼"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身體的無力感嘆。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能力從事辛苦的勞動,放棄了辛勤勞作的同時,享受睡眠和自然的聲音,這也可以被看作是對生活的一種反思和選擇。
《巳老》這首詩詞通過自嘲和反思,表達了作者對老去和身體衰退的痛苦感受,同時對簡單自然的生活方式提出了向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內心世界,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歲月流轉和人生意義的思考,也引發了對生活本質和價值的思考。
“二時粥飯學予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lǎo
巳老
běi hú jū shì duān yǐ lǎo, hòu rì xuán zhī yǒu lǎo huài.
北湖居士端已老,后日懸知有老壞。
cǐ shēng hé zú bàn ān liáng, hū rán lǎo huài kě fù nài.
此生何足辦庵糧,忽然老壞可復奈。
bù rú bà dú qú tán shū, èr shí zhōu fàn xué yǔ hú.
不如罷讀瞿曇書,二時粥飯學予糊。
dōu wú jīn lì kān jǐng jiù, shuì qǐ bǎo tīng cāng gēng hū.
都無筋力堪井臼,睡起飽聽鶬鹒呼。
“二時粥飯學予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