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浦歸帆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綠浦歸帆少”全詩
青云教綰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珰。
蓮風起,江畔春。
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
分類:
作者簡介(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相和歌辭·大堤曲》李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家住在橫塘,紅紗裝滿了桂花的香氣。
青云頭上纏繞,明月掛在耳邊。
蓮花脈搏起伏,江畔依然是春天。
大堤上,北方人停留。
郎吃鯉魚的尾巴,我吃猩猩的唇。
不要談論向陽的道路,綠浦回帆越來越少。
今天是菖蒲花開放的日子,明天是楓樹變老的時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李賀的作品,以形容自然景色和表達感情為主題。通過描繪妾家住在橫塘的情景,詩人展示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情感。
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對偶、對比和象征手法,如紅紗與桂花的結合,青云與明月的對應,蓮風與江畔春的對比等等。這些手法使詩歌更加生動有趣,并且突出了主題所要表達的情感。
詩人通過描述妾食猩猩唇和郎食鯉魚尾巴的情景,暗示了他們的貧困和堅持。而對襄陽道和綠浦歸帆的提及,則表達了他們無法離開貧困現狀的無奈之情。
最后詩人以菖蒲花開放和楓樹老化作結尾,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這種哲理意味與對前面情景的描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人一種深思和感慨的情緒。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情感的細膩描寫,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命運的思考。它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無奈現實的對立,并透露出一種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綠浦歸帆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hè gē cí dà dī qū
相和歌辭·大堤曲
qiè jiā zhù héng táng, hóng shā mǎn guì xiāng.
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
qīng yún jiào wǎn tóu shàng jì,
青云教綰頭上髻,
míng yuè yǔ zuò ěr biān dāng.
明月與作耳邊珰。
lián fēng qǐ, jiāng pàn chūn.
蓮風起,江畔春。
dà dī shàng, liú běi rén.
大堤上,留北人。
láng shí lǐ yú wěi, qiè shí xīng xīng chún.
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
mò zhǐ xiāng yáng dào, lǜ pǔ guī fān shǎo.
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
jīn rì chāng pú huā, míng cháo fēng shù lǎo.
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
“綠浦歸帆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