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宗江漢自東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朝宗江漢自東流”全詩
萬里煙云歸老眼,千年形勢接中州。
丘原到處堪懷古,萸菊隨時豈解愁。
此日此心誰共領,朝宗江漢自東流。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張栻)
《重九日與賓佐登龍山》張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九日與賓佐登龍山》是宋代張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晨的風兒呼嘯著,笛聲橫掃秋天。
我來到了這個有名的山國,游覽了九月的美景。
千里的煙云歸于老眼,千年的歷史接續中原。
丘陵和原野到處都充滿了懷古之情,而花草隨時隨地都可以解愁。
在這一天和這一刻,誰會與我一同體驗,朝宗江漢自東流。
詩意:
《重九日與賓佐登龍山》描繪了詩人在重陽節登上龍山的景象。詩中通過描寫秋天的風聲、笛聲以及所到之地的美景,展現了詩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喜悅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之情。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歷史和傳統的懷念,對中原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的期望,以及對同伴的期盼和共同體驗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通過豐富的描寫和抒情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秋天山水的獨特感受和對歷史文化的思考。首兩句以形容詞短語為主,通過“曉風獵獵”、“笛橫秋”這樣的描繪手法,生動地展現了清晨的風聲和笛聲,為整首詩營造了一種鮮明的感覺。接下來的兩句“澤國名山九日游”和“萬里煙云歸老眼,千年形勢接中州”表達了作者對所游覽之地的景色和歷史的贊美,表現了他對于美景和歷史的敏感和領悟。而后兩句“丘原到處堪懷古,萸菊隨時豈解愁”揭示了作者在游覽途中對歷史的思考,對傳統文化的懷念之情。最后兩句“此日此心誰共領,朝宗江漢自東流”則表達了作者對同伴的期盼和對共同體驗的向往,同時也融入了對中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希望。
整首詩情感豐富,意境優美,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歷史文化的描繪,展現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既有對美景的贊美和對傳統文化的懷念,也有對未來的期盼和對共同體驗的熱切向往。這首詩既反映了作者個人的情感體驗,又融入了對社會和歷史的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朝宗江漢自東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ng jiǔ rì yǔ bīn zuǒ dēng lóng shān
重九日與賓佐登龍山
xiǎo fēng liè liè dí héng qiū, zé guó míng shān jiǔ rì yóu.
曉風獵獵笛橫秋,澤國名山九日游。
wàn lǐ yān yún guī lǎo yǎn, qiān nián xíng shì jiē zhōng zhōu.
萬里煙云歸老眼,千年形勢接中州。
qiū yuán dào chù kān huái gǔ, yú jú suí shí qǐ jiě chóu.
丘原到處堪懷古,萸菊隨時豈解愁。
cǐ rì cǐ xīn shuí gòng lǐng, cháo zōng jiāng hàn zì dōng liú.
此日此心誰共領,朝宗江漢自東流。
“朝宗江漢自東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