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近云山得散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側近云山得散行”全詩
自從東野先生死,側近云山得散行。
老松臨死不生枝,東野先生早哭兒。
但是洛陽城里客,家傳一本杏殤詩。
分類:
作者簡介(王建)
《哭孟東野二首》王建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孟東野二首》是唐代王建的作品。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對孟東野的哀悼之情,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思念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第一首:
吟損秋天月不明,
蘭無香氣鶴無聲。
自從東野先生死,
側近云山得散行。
第二首:
老松臨死不生枝,
東野先生早哭兒。
但是洛陽城里客,
家傳一本杏殤詩。
詩意:
這首詩由兩首組成,描繪了對孟東野的哭悼之情。第一首詩中,詩人感嘆秋夜月色黯淡,蘭花沒有香氣,白鶴也沒有鳴叫。這里通過描寫自然的不景氣,表達了詩人對孟東野逝去后世界的失落和凄涼之感。第二首詩中,詩人以老松不再生枝為隱喻,表達了自己對孟東野逝世后再無復生的悲痛之情。詩人稱孟東野為“先生”,并揭示了他早就預感到孟東野的離去。最后兩句提到了洛陽城里的客人,傳承了一本名為《杏殤詩》的作品,這是詩人對孟東野的贊美和懷念之意。
賞析:
《哭孟東野二首》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孟東野的哀思,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詩人運用自然景物的形象,將人生的離別和死亡與世界的冷寂相比較,增強了悲傷情緒的表達。詩中的“吟損秋天月不明”以及“蘭無香氣鶴無聲”等描寫手法,將孟東野逝去后的世界描繪得黯淡無光,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惆悵和哀傷。與此同時,詩人也以老松不再生枝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孟東野逝世無法復返的絕望和無奈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簡練而有力,通過對逝去友人的哀悼,喚起了讀者對生命短暫和人生無常的思考。
“側近云山得散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mèng dōng yě èr shǒu
哭孟東野二首
yín sǔn qiū tiān yuè bù míng, lán wú xiāng qì hè wú shēng.
吟損秋天月不明,蘭無香氣鶴無聲。
zì cóng dōng yě xiān shēng sǐ, cè jìn yún shān dé sàn xíng.
自從東野先生死,側近云山得散行。
lǎo sōng lín sǐ bù shēng zhī, dōng yě xiān shēng zǎo kū ér.
老松臨死不生枝,東野先生早哭兒。
dàn shì luò yáng chéng lǐ kè, jiā chuán yī běn xìng shāng shī.
但是洛陽城里客,家傳一本杏殤詩。
“側近云山得散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