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歌始覺有人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歌始覺有人來”全詩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
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
分類:
作者簡介(王昌齡)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相和歌辭·采蓮曲三首》王昌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相和歌辭·采蓮曲三首》是唐代王昌齡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描繪了一個越女采蓮的場景,以及她在采蓮過程中的美麗和如意,展示了越女的獨立和自主性格,同時也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和期待。
詩意:詩中描述了一個越女采蓮的場景,通過描繪她采蓮的過程和所呈現的美麗景色,展現了越女的獨立和自主性格。她穿著荷葉羅裙,面容如芙蓉,登上桂舟采蓮,展示了她的靈活身姿和優雅動作。她在采蓮過程中不畏湖泊的變化,以及獨自面對世間外界的態度,體現了她的自信和堅定。詩的最后,越女帶著采蓮的收獲乘桂舟返回,同時也表達了她對待夫婿的期待和思念。
譯文:
吳姬與楚王的美麗妃子,
為了采蓮爭相跳上蓮舟,沾濕衣裳。
來到浦口時,鮮花迎接她的到來,
采摘完畢后,江頭的明月送她回家。
荷葉做成羅裙,顏色一片,
芙蓉花朝向兩邊綻放。
混入池塘中無法辨認,
只有聽到歌聲才感覺到有人的到來。
越女編織桂舟,將桂樹做成船槳。
湖水遼闊無邊,清江初顯渡船之路。
她拿取芙蓉花,千萬不要采摘芙蓉葉。
希望她歸來后問夫婿,問她容貌是否如妾。
賞析: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越女采蓮的過程,展現了她的獨立精神和自主性格。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越女的美麗容貌,將她與花荷、月亮等自然景色相映襯,表達了她與自然的和諧。詩中所呈現的越女堅定自信的形象,展示了唐代女性的自主意識,是對唐代女性形象的一種贊美和謳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清新,節奏流暢,給人以美好愉悅的視覺和聽覺享受。
“聞歌始覺有人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hè gē cí cǎi lián qū sān shǒu
相和歌辭·采蓮曲三首
wú jī yuè yàn chǔ wáng fēi, zhēng nòng lián zhōu shuǐ shī yī.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lái shí pǔ kǒu huā yíng rù, cǎi bà jiāng tóu yuè sòng guī.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hé yè luó qún yī sè cái, fú róng xiàng liǎn liǎng biān kāi.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luàn rù chí zhōng kàn bú jiàn, wén gē shǐ jué yǒu rén lái.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yuè nǚ zuò guì zhōu, hái jiāng guì wèi jí.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
hú shàng shuǐ miǎo màn, qīng jiāng chū kě shè.
湖上水渺漫,清江初可涉。
zhāi qǔ fú róng huā, mò zhāi fú róng yè.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
jiāng guī wèn fū xù, yán sè hé rú qiè.
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
“聞歌始覺有人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