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恐經綸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政恐經綸去”全詩
尚戒專城馭,虛逢籲俊辰。
公方閱竹馬,名已薦楓宸。
政恐經綸去,諸公拱后塵。
分類:
《次韻張守與潤守總卿詩四首》陳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張守與潤守總卿詩四首》
天階玉作筍,此地合垂紳。
尚戒專城馭,虛逢籲俊辰。
公方閱竹馬,名已薦楓宸。
政恐經綸去,諸公拱后塵。
中文譯文:
天階上長出了如玉的竹筍,此地是垂簾聽政之地。
仍需謹慎駕馭政事,偶然遇見杰出的才子。
大臣們仍在評閱竹馬文章,名聲已經傳到了宮廷。
恐怕政務紛繁將離去,各位公卿只能屈居于后。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陳造所作的,以次韻贊美張守和潤守總卿的四首詩。詩中以竹和馬作為象征,描繪了政治場景和官員的命運。天階上的竹筍如玉一般嶄新,意味著朝廷中的新生力量。此地指的是政治中心,代表著執政者的身份和權威。作者告誡執政者要謹慎處理政務,以免失去權力。詩中提到虛逢籲俊辰,指的是偶然遇見杰出的人才,暗示著政治中的機遇和挑戰。公方閱竹馬,表示官員們在評閱才子的文章,這是一種文化交流和政治選拔的方式。名已薦楓宸,指的是才子的名聲已經傳到了朝廷,被皇帝所知曉。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政務繁忙和官員們功成身退的擔憂,政務紛繁可能導致朝政的衰敗,而官員們只能黯然退居幕后。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竹、馬的運用,以及對政治場景和官員命運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朝政的憂慮和對官員的期待。竹作為常見的文化象征物,代表著清廉和堅韌,與政治正直相呼應。馬則象征著才子和文化的交流,以及政治中的機遇和挑戰。作者通過這些象征意象,將政治與文化緊密聯系在一起,展示了宋代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詩中運用了對仗和押韻,使整首詩的節奏流暢,富有韻律感。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政務繁忙和官員功成身退的擔憂,體現了作者對政治的反思和對官員的期望。整首詩意境深遠,言簡意賅,給人以深思。
“政恐經綸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āng shǒu yǔ rùn shǒu zǒng qīng shī sì shǒu
次韻張守與潤守總卿詩四首
tiān jiē yù zuò sǔn, cǐ dì hé chuí shēn.
天階玉作筍,此地合垂紳。
shàng jiè zhuān chéng yù, xū féng yù jùn chén.
尚戒專城馭,虛逢籲俊辰。
gōng fāng yuè zhú mǎ, míng yǐ jiàn fēng chén.
公方閱竹馬,名已薦楓宸。
zhèng kǒng jīng lún qù, zhū gōng gǒng hòu chén.
政恐經綸去,諸公拱后塵。
“政恐經綸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