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簾忽復燕將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畫簾忽復燕將雛”全詩
風窗夢破搔頭坐,重課兒時讀了書。
分類:
《早夏》陳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早夏》
陳造,宋代
滿地榆錢未掃除,
畫簾忽復燕將雛。
風窗夢破搔頭坐,
重課兒時讀了書。
詩意和賞析:
《早夏》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早夏時節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微妙的情感表達,展示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索。
詩的開篇,詩人描述了滿地散落的榆樹花錢,這里榆錢代表了春天的離去,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然而,這些花錢卻未被打掃除去,暗示著一種無奈和無法阻擋的現實。這種描寫傳遞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讓人不禁思考生活中那些逝去的時光和無法逆轉的事實。
接下來,詩人以突如其來的畫簾和燕將雛的出現,表達了對生活中一些意外和變化的感嘆。畫簾和燕將雛是暗示著突然出現的喜悅,象征著生活中的一絲希望和歡樂。這種轉折的描寫使整首詩詞更具有戲劇性和變化。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寫自己在風窗前坐著,頭發凌亂地搔頭的情景,表達了對夢境的幻滅和對現實的無奈。風窗夢破的描寫傳遞了一種失落和迷茫的情緒,暗示著人生中夢想和希望的破滅。然而,詩人選擇坐下來,重溫兒時的功課,這種自我安慰和對過去的回顧,體現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成長的思考。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描繪,將詩人對時光流逝、命運變遷的思考融入其中,表達了對生活中喜悅和失落的感嘆,以及對成長和回憶的思索。這種以微小事物入手,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人生哲理的手法,是宋代詩歌的典型特點,也體現了陳造詩人的才華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
“畫簾忽復燕將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xià
早夏
mǎn dì yú qián wèi sǎo chú, huà lián hū fù yàn jiāng chú.
滿地榆錢未掃除,畫簾忽復燕將雛。
fēng chuāng mèng pò sāo tóu zuò, zhòng kè ér shí dú le shū.
風窗夢破搔頭坐,重課兒時讀了書。
“畫簾忽復燕將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