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孥西壘復東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攜孥西壘復東城”全詩
如許堯民艱粒食,未應漢法廢常平。
愛君長策三農重,泥古迂儒一芥輕。
會略文移倒陳廩,一時骨肉慰皇情。
分類:
《次韻趙教授》陳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趙教授》是宋代陳造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攜帶孩子離開西壘返回東城的情景,觸景生情,千愁百恨涌上心頭。詩中表達了對堯時代艱難生活的向往,對漢代平均分配土地的法規廢除的不滿。作者傾慕趙教授提出的三農政策,認為這個策略對國家和人民至關重要,而對于過于迂腐的傳統儒家思想則不屑一顧。整首詩以趙教授的智慧和改革思想為主題,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對新政策的期待。
這首詩詞通過對于不同時代的比較,展現了作者對于社會現狀的憂慮和對于改革的渴望。詩中的情感深沉而真摯,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揭示出作者的內心世界。同時,詩中的意象和對比手法也為讀者呈現出一幅清晰而生動的畫面,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攜帶孩子走過西壘,再次回到東城。
每一個地方都觸動我的憂愁和痛苦。
我們的生活像堯時代的人們一樣艱難,只能吃些粗糧。
漢代的法規廢除了平均分配土地的常平之法,這是不應該的。
我欣賞你,趙教授,你提出的三農政策非常重要。
與古代迂腐的儒家思想相比,這個政策就像一粒芥子一樣微不足道。
你的智慧能夠改變現狀,一時之間讓人們得以安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于不同時代的對比,抒發了作者對于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于改革的期待。作者通過描繪自己和孩子走過西壘回到東城的場景,表達了他內心的憂愁和痛苦之情。他將自己的困境與堯時代的艱難生活相比較,以此凸顯當下社會的不公和困頓。同時,作者也對漢代平均分配土地的法規廢除表示了不滿,認為這種法規的廢除違背了公平和正義。
在詩詞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對趙教授的贊賞和對他的政策的期待。作者認為趙教授提出的三農政策對于國家和人民至關重要,與過時的儒家思想相比,這個政策顯得微不足道。作者由此展示了自己對于改革和創新思想的支持和向往,希望通過這樣的改革能夠改變社會現狀,給人們帶來安慰和希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于改革的渴望。作者通過贊賞趙教授的智慧和三農政策,展現了對于新思想的追求和希望。詩中的情感真摯而深沉,語言簡練而有力,通過對于不同時代和不同觀念的對比,呈現了作者對于社會變革的期待和對于改善人民生活的渴望。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對傳統觀念和現實狀況進行了思考和批判,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雙重價值。
“攜孥西壘復東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ào jiào shòu
次韻趙教授
xié nú xī lěi fù dōng chéng, chù chù qiān chóu bǎi hèn shēng.
攜孥西壘復東城,觸處千愁百恨生。
rú xǔ yáo mín jiān lì shí, wèi yīng hàn fǎ fèi cháng píng.
如許堯民艱粒食,未應漢法廢常平。
ài jūn cháng cè sān nóng zhòng, nì gǔ yū rú yī jiè qīng.
愛君長策三農重,泥古迂儒一芥輕。
huì lüè wén yí dào chén lǐn, yī shí gǔ ròu wèi huáng qíng.
會略文移倒陳廩,一時骨肉慰皇情。
“攜孥西壘復東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