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橫欲無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橫欲無地”全詩
山橫欲無地,路轉卻逢村。
竹柏圍荒寺,莓苔上繚垣。
殘僧不知客,芋火老云根。
分類:
《金地寺》陳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金地寺》是宋代詩人陳造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間寺廟的景象,通過描寫路徑、植物和寺廟的狀況,展現了一種清幽的山水意境。
譯文:
側徑崎嶇去,飛蘿次第捫。
山橫欲無地,路轉卻逢村。
竹柏圍荒寺,莓苔上繚垣。
殘僧不知客,芋火老云根。
詩意:
這首詩以寺廟為背景,通過描繪曲折崎嶇的小徑、蔓延攀爬的蘿藤,以及山巒阻隔的景象,表現了一種幽靜、荒涼的氛圍。在山路轉彎之處,卻意外地發現一座村莊,給人帶來意外的溫暖和喜悅。寺廟周圍圍繞著竹子和柏樹,墻上生滿了莓苔,顯示出歲月的沉淀和自然的痕跡。寺廟里的僧人已經年老,對于到訪的客人并不知情,而香火依然在燃燒,云煙從山腳升起。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山水之間的寧靜和歲月的流轉。路徑的崎嶇和蘿藤的攀爬形成了一種曲折的美感,與山與村相互對比,突出了山間寺廟的孤僻。竹子和柏樹圍繞著荒涼的寺廟,與莓苔覆蓋的圍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示出自然與人文的和諧。最后兩句描寫了殘破的僧人和燃燒的香火,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也暗示了人世間的無常和虛幻。
整首詩詞意境清幽,描繪了寺廟所處的僻靜山水景象,通過景物的描寫展現了歲月的變遷和生命的脆弱。作者以簡練的語言,營造出一種荒涼而寧靜的氛圍,給人以深思和遐想之感。
“山橫欲無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dì sì
金地寺
cè jìng qí qū qù, fēi luó cì dì mén.
側徑崎嶇去,飛蘿次第捫。
shān héng yù wú dì, lù zhuǎn què féng cūn.
山橫欲無地,路轉卻逢村。
zhú bǎi wéi huāng sì, méi tái shàng liáo yuán.
竹柏圍荒寺,莓苔上繚垣。
cán sēng bù zhī kè, yù huǒ lǎo yún gēn.
殘僧不知客,芋火老云根。
“山橫欲無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