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比生幽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比生幽遠”全詩
曲渚交蘋葉,回塘惹柳枝。
因風初苒苒,覆岸欲離離。
色帶金堤靜,陰連玉樹移。
日光浮靃靡,波影動參差。
豈比生幽遠,芳馨眾不知。
分類:
《龍池春草》陳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龍池春草》是一首唐代陳翊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春的光芒灑滿了鳳苑,
細草遍布在龍池之間。
曲渚上交錯的睡蓮葉,
回塘中婉轉的柳枝。
微風吹拂初時漸濃,
岸邊的草想要離去。
色彩在金堤上靜靜流動,
陰影連接著玉樹的搖曳。
陽光在水面上泛起漣漪,
波紋影影綽綽參差不齊。
這豈能與生命的幽遠相比,
香氣芬芳卻無人知曉。
詩意:
《龍池春草》描繪了春天的景色,表達了青春的美好和生命的短暫。詩中通過描繪鳳苑和龍池之間的細草、睡蓮葉和柳枝,以及金堤、玉樹和水面上的波紋,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自然景觀的美麗。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寄托了對青春和生命的追求和珍惜之情。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感慨,認為這種美麗和芳香的存在往往被人們所忽視,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人們對美好事物的不重視。
賞析:
《龍池春草》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春天的美景,抓住了自然景色中的細微之處,通過對細草、睡蓮葉、柳枝、金堤、玉樹和水面波紋的描繪,創造出了一幅生動的畫面。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寄托了自己對青春和生命的熱愛和珍惜之情。詩中的"青春光鳳苑"和"色帶金堤靜"等形象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和美麗。最后兩句"豈比生幽遠,芳馨眾不知"則帶有一種淡淡的思考和感慨,暗示了生命的短暫和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忽視。整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優美的語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示了唐代詩人對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感悟,具有深遠的藝術價值。
“豈比生幽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óng chí chūn cǎo
龍池春草
qīng chūn guāng fèng yuàn, xì cǎo biàn lóng chí.
青春光鳳苑,細草遍龍池。
qū zhǔ jiāo píng yè, huí táng rě liǔ zhī.
曲渚交蘋葉,回塘惹柳枝。
yīn fēng chū rǎn rǎn, fù àn yù lí lí.
因風初苒苒,覆岸欲離離。
sè dài jīn dī jìng, yīn lián yù shù yí.
色帶金堤靜,陰連玉樹移。
rì guāng fú huò mí, bō yǐng dòng cēn cī.
日光浮靃靡,波影動參差。
qǐ bǐ shēng yōu yuǎn, fāng xīn zhòng bù zhī.
豈比生幽遠,芳馨眾不知。
“豈比生幽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