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梁不拜未云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王梁不拜未云疏”全詩
君王幸卻東封請,底事終身溺讖書。
分類:
《光武二首》陳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光武二首》是宋代詩人陳造所作的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光武二首
濟業何關赤伏符,
王梁不拜未云疏。
君王幸卻東封請,
底事終身溺讖書。
詩意:
這是一首以古代歷史事件為背景的詩歌。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朝廷政治的思考和對于權謀之道的感慨。詩人以濟業、赤伏符、王梁等歷史典故為象征,通過細膩的文字描繪,抒發了對權力斗爭和政治殘酷性質的深刻認識。
賞析:
這首詩采用了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幾個隱晦的歷史典故,展示了作者對于政治斗爭的觸動和不滿。首句中的“濟業何關赤伏符”,濟業指的是帝王的事業,赤伏符指的是司命的印信,意味著掌握命運之人。詩人通過這個典故,表達了對于權力斗爭中命運的關鍵和權謀之人的重要性的思考。
接下來的兩句“王梁不拜未云疏”,揭示了王梁不向赤伏符示好,暗示了他在政治斗爭中的失敗和排斥。這里的“未云疏”可以理解為政治上的不得志和不被看重。
而第三句“君王幸卻東封請”,則轉變了視角,表達了君王對于權謀之人的需求和對于東封請的希望。這里的“東封請”指的是對于權謀之人的任用和重用。
最后一句“底事終身溺讖書”,以濃郁的悲憤之情結束全詩。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于政治斗爭的終結和對于權謀之道的不滿,讖書指的是預測未來的書籍,溺指淹沒,含有對于權謀之道的厭惡和對于權力斗爭的絕望。
整首詩通過隱晦的歷史典故和抒發情感的語言,表達了對于政治斗爭的思考和對于權謀之道的痛切感受,展示了詩人對于社會現實的敏銳觸動和對于人性的深刻洞察。
“王梁不拜未云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g wǔ èr shǒu
光武二首
jì yè hé guān chì fú fú, wáng liáng bù bài wèi yún shū.
濟業何關赤伏符,王梁不拜未云疏。
jūn wáng xìng què dōng fēng qǐng, dǐ shì zhōng shēn nì chèn shū.
君王幸卻東封請,底事終身溺讖書。
“王梁不拜未云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