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根不曾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靈根不曾第”全詩
世間長生訣,自致元有道。
碩果終是香,靈根不曾第。
作詩頌僖公,俾爾彌壽考。
分類:
作者簡介(吳泳)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綜軍務四事。后進寶章閣學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壽范漕》吳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壽范漕》是吳泳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詩中通過描繪方朔謾竅桃和安期苦嘗棘的形象,表達了長生不老的愿望和追求,以及通過修身養性實現長壽的道理。詩詞運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融合了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具有深刻的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方朔謾竅桃,
安期苦嘗棘。
世間長生訣,
自致元有道。
碩果終是香,
靈根不曾第。
作詩頌僖公,
俾爾彌壽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方朔謾竅桃和安期苦嘗棘的形象揭示了人們對長生不老的渴望。方朔謾竅桃象征著長壽的秘訣,而安期則象征著嘗試和探索的過程。詩中提到,世間的長生之道需要自己去尋求和修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長壽的目標。
詩中的“碩果終是香,靈根不曾第”表達了長壽之道的真諦。意思是說,只有經過時間的考驗和努力的積累,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而靈根指的是修身養性的內在修養,這種修養是不能被取代或忽視的。
最后兩句“作詩頌僖公,俾爾彌壽考”表達了詩人對僖公的贊頌和祝福。僖公是指宋代的皇帝,詩人希望通過自己的詩歌,能夠傳頌僖公的功績和美德,同時也祈求皇帝能夠長壽而受到考驗。
《壽范漕》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結合,表達了對長壽和修身養性的追求。詩人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將這一主題表達得淋漓盡致。整首詩詞意境高遠,寓意深刻,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靈根不曾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òu fàn cáo
壽范漕
fāng shuò mán qiào táo, ān qī kǔ cháng jí.
方朔謾竅桃,安期苦嘗棘。
shì jiān cháng shēng jué, zì zhì yuán yǒu dào.
世間長生訣,自致元有道。
shuò guǒ zhōng shì xiāng, líng gēn bù céng dì.
碩果終是香,靈根不曾第。
zuò shī sòng xī gōng, bǐ ěr mí shòu kǎo.
作詩頌僖公,俾爾彌壽考。
“靈根不曾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