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殘剪春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梅殘剪春綃”全詩
梅殘剪春綃,永日霏不絕。
分類:
作者簡介(吳泳)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綜軍務四事。后進寶章閣學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用晦翁十梅詩韻酬張伯修孫子直》吳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用晦翁十梅詩韻酬張伯修孫子直》是宋代詩人吳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柳絲不禁梳,
桃毳不耐雪。
梅殘剪春綃,
永日霏不絕。
譯文:
柔軟的柳絲難以梳理,
柔嫩的桃毛難以承受雪的重壓。
剪下殘留的梅花,剪裁成春日的綢緞,
細雪紛飛,不停地落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冬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界的細膩觀察,表達了作者對冬天的感受。柳絲難以梳理,桃毛不耐雪的形象,突出了冬天的寒冷和冰冷的環境。梅花殘敗,剪成春日的綢緞,揭示了生命的堅韌和希望,盡管寒冷無盡,雪花不斷飄零,但春天終將到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展現了冬天的冷酷和寂寞。作者通過對柳絲、桃毛和梅花的描寫,傳達了自然界在嚴寒中的堅韌和生命力。柳絲和桃毛作為柔軟的形象,與冰雪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冬天的寒冷和無情。而剪下梅花制作成綢緞,則展現了人們對春天的期盼和希望,表達了生命的頑強和不屈。最后,詩人通過"永日霏不絕"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雪花紛飛的連綿和漫長,同時也暗示了冬天的漫長時光。整首詩以簡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冬天的感悟和對春天的期待,給人一種冷峻而又溫暖的感覺。
“梅殘剪春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huì wēng shí méi shī yùn chóu zhāng bó xiū sūn zi zhí
用晦翁十梅詩韻酬張伯修孫子直
liǔ sī bù jīn shū, táo cuì bù nài xuě.
柳絲不禁梳,桃毳不耐雪。
méi cán jiǎn chūn xiāo, yǒng rì fēi bù jué.
梅殘剪春綃,永日霏不絕。
“梅殘剪春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