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赴敵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猛士赴敵營”全詩
有聲西南來,厥聞浩以盈。
或泠泠為風,或殷殷如霆。
元戎嘯中軍,猛士赴敵營。
但聞人馬行,弗省金鐵鳴。
天地始氣肅,乾坤亦塵清。
豈有一草木,而不知秋聲。
分類:
作者簡介(吳泳)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綜軍務四事。后進寶章閣學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變歐陽子秋聲》吳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變歐陽子秋聲》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泳。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象,以及其中蘊含的壯麗和悲壯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銀河高掛于參天的樹木之間,明亮的月亮流動在庭院之中。有聲音從西南方傳來,聽得清楚而充盈。有時像微風輕輕吹拂,有時像雷霆般威猛。勇猛的戰士在軍營中發出吶喊,奮勇向敵人的營地沖去。但只聽到人馬行動的聲音,金鐵的鳴聲并未被留意。天地氣氛變得肅穆,整個宇宙也變得清朗無塵。難道還會有一棵草木,不曾體會到秋天的聲音嗎?
這首詩詞充滿了壯麗的意境和悲壯的情感。通過描繪銀河高掛、明亮的月亮和聲音從遠方傳來等景象,表現了秋天的壯麗景色和氣勢。其中的聲音象征著戰爭的吶喊聲和戰馬的奔騰聲,展現了戰士們勇猛無畏的英勇形象。作者通過對秋天景象和聲音的描繪,表達了對壯麗和悲壯的贊美之情。
詩詞中的“秋聲”一詞,不僅指代著秋天特有的聲響,也象征著秋天的氣息和情感。作者以秋聲作為整首詩的主題,表達了秋天的壯麗與悲壯,并通過反問的方式,強調了秋聲的普遍存在,將其與生命、自然和人的感知相聯系。
這首詩詞通過對秋天景象和聲音的描繪,以及其中所蘊含的壯麗和悲壯情感,展現了作者對秋天的獨特理解和感受。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秋天的變幻多樣、壯麗而悲壯的氣息,以及人與自然相互交融的情感共鳴。
“猛士赴敵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àn ōu yáng zǐ qiū shēng
變歐陽子秋聲
yín hé gěng gāo shù, bì yuè liú zhōng tíng.
銀河耿高樹,璧月流中庭。
yǒu shēng xī nán lái, jué wén hào yǐ yíng.
有聲西南來,厥聞浩以盈。
huò líng líng wèi fēng, huò yīn yīn rú tíng.
或泠泠為風,或殷殷如霆。
yuán róng xiào zhōng jūn, měng shì fù dí yíng.
元戎嘯中軍,猛士赴敵營。
dàn wén rén mǎ xíng, fú shěng jīn tiě míng.
但聞人馬行,弗省金鐵鳴。
tiān dì shǐ qì sù, qián kūn yì chén qīng.
天地始氣肅,乾坤亦塵清。
qǐ yǒu yī cǎo mù, ér bù zhī qiū shēng.
豈有一草木,而不知秋聲。
“猛士赴敵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