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華一院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桐華一院芳”全詩
窗疎紅卷跋,焙暖雪吹香。
論事惟三代,評詩宗晚唐。
開編疑未瑩,今欲扣山房。
分類:
作者簡介(吳泳)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綜軍務四事。后進寶章閣學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和李憲使》吳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李憲使》是宋代吳泳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春日在成都寺院中的景象。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日成都寺,
桐華一院芳。
窗疏紅卷跋,
焙暖雪吹香。
這首詩以春日的成都寺為背景,描繪了一片桐華花盛開的院落。桐華花香四溢,充滿了整個院子。紅色的窗簾輕輕搖曳,似乎在跋涉風塵的卷軸上留下了痕跡。陽光透過稀疏的窗戶灑進來,溫暖的氣息與飄落的雪花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香氣。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春日成都寺的美景。桐華花作為春天的象征,為詩中的場景增添了生機和活力。紅卷跋的描寫給人以文人雅士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文化傳承的思考。焙暖雪吹香的意象則將溫暖與寒冷、香氣與寂靜融合在一起,給人以矛盾而美妙的感覺。
在詩意方面,這首詩以寺院為背景,展示了春日的寧靜和美麗。作者通過對細節的描繪,表達了對文化傳承的關注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通過對桐華花、窗疏紅卷跋、焙暖雪吹香等形象的運用,詩中呈現了一種平和、安寧的境界。
賞析這首詩詞,可以欣賞到作者吳泳細膩的描寫和對自然景物的感受。他通過凝練的語言,將春日成都寺的美景展現得淋漓盡致,給人以視覺和感官上的愉悅。同時,詩中所蘊含的對文化傳承和人文關懷的思考,也為讀者提供了一種沉思和共鳴的空間。
總的來說,《和李憲使》這首詩詞通過對春日成都寺景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美和文化傳承的關注。詩中的細膩描寫和凝練語言使得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同時也能夠在閱讀中體味到春日的寧靜與美麗。
“桐華一院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ǐ xiàn shǐ
和李憲使
chūn rì chéng dū sì, tóng huá yī yuàn fāng.
春日成都寺,桐華一院芳。
chuāng shū hóng juǎn bá, bèi nuǎn xuě chuī xiāng.
窗疎紅卷跋,焙暖雪吹香。
lùn shì wéi sān dài, píng shī zōng wǎn táng.
論事惟三代,評詩宗晚唐。
kāi biān yí wèi yíng, jīn yù kòu shān fáng.
開編疑未瑩,今欲扣山房。
“桐華一院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