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神游在世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往往神游在世間”全詩
僧行古道元無徑,云掩重扉更不關。
夜語濃時花簇簇,禪機漏處月灣灣。
東坡妙喜無人識,往往神游在世間。
分類:
作者簡介(吳泳)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綜軍務四事。后進寶章閣學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徑山留贈無準》吳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徑山留贈無準》是宋代吳泳的一首詩詞,詩意深邃,表達了詩人在歲月流轉中的心境和感慨。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詩詞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十年京華少得閑,
如今游覽猶如夢。
古道已無行人跡,
云霧遮掩古門關。
夜深時花香濃郁,
禪機漏水月光圓。
東坡獨具妙喜境,
常常心神游世間。
詩意:
這首詩詞以詩人吳泳的親身經歷為背景,抒發了他在歲月中的感慨和心境。詩中的“十年京華少得閑”,表明了詩人十年來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幾乎沒有休閑的機會,直到如今才能有機會游覽。他的游覽經歷讓他感覺仿佛置身于夢中的山水之間。在游覽的過程中,他發現古道上已經沒有行人的足跡,古門也被云霧所掩蓋。夜晚,當花香濃烈時,他在禪機漏水和月光的映照下感受到了寧靜和和諧。他形容自己的心境與蘇東坡(蘇軾)相似,常常在心神游離的狀態中體驗世間的美妙。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和心境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內心世界的追求和感悟。詩人使用了簡練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將自己與蘇東坡相提并論,彰顯了對蘇東坡的崇敬和對詩意境界的追求。詩中的景物描寫以及對自然與人文的融合,使詩詞充滿了詩意和哲理,引發讀者對于人生、自然和心靈的思考。整首詩詞以描寫自然景物為線索,通過揭示詩人內心的感悟和追求,給人以啟迪和思索的空間。
“往往神游在世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ng shān liú zèng wú zhǔn
徑山留贈無準
shí zài jīng huá shǎo dé xián, zī yóu hún sì mèng zhōng shān.
十載京華少得閒,茲游渾似夢中山。
sēng xíng gǔ dào yuán wú jìng, yún yǎn zhòng fēi gèng bù guān.
僧行古道元無徑,云掩重扉更不關。
yè yǔ nóng shí huā cù cù, chán jī lòu chù yuè wān wān.
夜語濃時花簇簇,禪機漏處月灣灣。
dōng pō miào xǐ wú rén shí, wǎng wǎng shén yóu zài shì jiān.
東坡妙喜無人識,往往神游在世間。
“往往神游在世間”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