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臾變態還空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須臾變態還空寂”全詩
須臾變態還空寂,水接天光一片寒。
分類:
作者簡介(吳泳)
吳泳(約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寧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進士。累遷著作郎,兼直舍人院。應詔上書,頗切時要。累遷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節、綜軍務四事。后進寶章閣學士,知溫州,以言罷。泳著有鶴林集四十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光相寺》吳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光相寺》是宋代詩人吳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靈氣巃嵷羃曉山,
晴曦倒影射闌干。
須臾變態還空寂,
水接天光一片寒。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清晨山景的畫面。山巒高聳,充滿靈氣,細霧彌漫在山間,給人一種神奇的感覺。晨曦透過山間的縫隙倒影在亭子的欄桿上,景色宛如翻倒的畫卷。但是,這一切都是短暫的,轉瞬間景色變得靜謐而空寂,只有水面上的倒影與天空中的一片寒冷光芒相連。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清晨山景的變幻和寂靜。作者運用巧妙的形容詞和動詞,如“靈氣巃嵷羃”描繪了山巒高聳的形態和神秘的氛圍,“晴曦倒影射闌干”繪就了晨曦透過縫隙的美麗倒影。通過對景物的刻畫,詩人傳達了一種虛幻與真實、變幻與恒久的對比感。同時,詩中的“須臾變態還空寂”表達了時間的短暫和景色的轉瞬即逝,強調了人世間的無常和物我兩忘的境界。最后一句“水接天光一片寒”以寒冷的光芒和水面的倒影將天地連接在一起,給人以深邃和冷寂的感受。
整首詩以自然山水景色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人世間的瞬息和無常,以及山水中的幽深寂靜。這種冷峻的意境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宋代詩歌的特色和風貌。
“須臾變態還空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g xiāng sì
光相寺
líng qì lóng sǒng mì xiǎo shān, qíng xī dào yǐng shè lán gān.
靈氣巃嵷羃曉山,晴曦倒影射闌干。
xū yú biàn tài hái kōng jì, shuǐ jiē tiān guāng yī piàn hán.
須臾變態還空寂,水接天光一片寒。
“須臾變態還空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