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愿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成功不愿余”全詩
輟耕扶日月,起廢極吹噓。
得志寧論晚,成功不愿余。
一為天下慟,不敢愛吾廬。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丞相溫公挽詞三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丞相溫公挽詞三首》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傳達了詩人溫公的壯志豪情和對人生的深思。
詩詞的中文譯文:
少學真成己,中年托著書。
輟耕扶日月,起廢極吹噓。
得志寧論晚,成功不愿余。
一為天下慟,不敢愛吾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溫公的一生追求真理和成就的心態。詩的第一句“少學真成己,中年托著書”表明溫公年少時刻苦學習,通過不斷鉆研和修身養性,達到了個人的成就。第二句“輟耕扶日月,起廢極吹噓”描繪了溫公在中年時期放棄農耕,而是致力于扶持天文歷法,追求更高的境界。他超越了庸常的塵世生活,追逐極致的人生目標。第三句“得志寧論晚,成功不愿余”表明溫公在實現自己的志向和抱負時,無論是時間的晚期還是事業的頂峰,都不曾滿足,不愿意停留在已經取得的成功之中。最后一句“一為天下慟,不敢愛吾廬”反映了溫公內心深處的擔憂和責任感,即使在成功之際,他也不能忽視天下萬民的疾苦和困境,不能沉迷于個人的成就而忘記了自己的家庭。
整首詩詞流露出溫公心懷天下、追求卓越的豪情壯志。他不僅追求個人的成就,也關心天下百姓的疾苦,始終保持一顆謙遜而深思的心態。這首詩詞通過平實而深遠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真理和成就的追尋,以及對個人責任與社會擔當的思考。
“成功不愿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g xiàng wēn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丞相溫公挽詞三首
shǎo xué zhēn chéng jǐ, zhōng nián tuō zhù shū.
少學真成己,中年托著書。
chuò gēng fú rì yuè, qǐ fèi jí chuī xū.
輟耕扶日月,起廢極吹噓。
dé zhì níng lùn wǎn, chéng gōng bù yuàn yú.
得志寧論晚,成功不愿余。
yī wèi tiān xià tòng, bù gǎn ài wú lú.
一為天下慟,不敢愛吾廬。
“成功不愿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