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喘轅下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喘喘轅下犢”全詩
向來輕薄子,懷諼以為榮。
喘喘轅下犢,力盡官泥深。
壯哉八百里,一割探其心。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秋懷十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懷十首》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采薪墟墓間,行歌當歸耕。
在叢林與墳墓之間采集柴薪,一邊唱歌一邊回歸農田勞作。
向來輕薄子,懷諼以為榮。
以往被認為輕浮的年少,懷揣著虛幻的幻想視為光榮。
喘喘轅下犢,力盡官泥深。
氣喘吁吁地在牛轅下役使,力量逐漸耗盡,沉淪于朝廷的泥淖之中。
壯哉八百里,一割探其心。
壯麗啊,八百里的國土,一刀剖開探尋它的內心。
詩意分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秋天的懷念和內心的感慨。他通過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表達了自己對年輕時輕浮的過去的反思,以及對朝廷官僚體制的失望和沉痛。作者通過秋天的意象,暗示人生的變遷和滄桑,以及社會的冷酷和不公。詩中的壯麗景色與個體的痛苦對比鮮明,突出了作者內心的無奈和掙扎。
賞析:
《秋懷十首》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感嘆和矛盾。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經歷的描寫,表達了對過去輕浮歲月的反思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詩詞中的意象豐富多樣,通過對采薪、耕作、牛轅等生活場景的刻畫,展現了作者的真實感受和內心的痛楚。同時,詩詞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壯麗的自然景色與個體的疲憊和困頓相對照,使詩詞更具張力和感染力。
這首詩詞通過對個體經歷和社會現實的描繪,呈現出一種深沉而哀怨的情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社會批判意味。它在表達個人感嘆和反思的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時代普通人民對朝廷官僚體制的無奈和不滿。整體上,詩詞通過簡練而凝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深度。
“喘喘轅下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huái shí shǒu
秋懷十首
cǎi xīn xū mù jiān, xíng gē dāng guī gēng.
采薪墟墓間,行歌當歸耕。
xiàng lái qīng bó zi, huái xuān yǐ wéi róng.
向來輕薄子,懷諼以為榮。
chuǎn chuǎn yuán xià dú, lì jìn guān ní shēn.
喘喘轅下犢,力盡官泥深。
zhuàng zāi bā bǎi lǐ, yī gē tàn qí xīn.
壯哉八百里,一割探其心。
“喘喘轅下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