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成伯季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名成伯季間”全詩
青林無限意,白鳥有余閑。
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間。
目隨歸雁盡,坐待暮鴉還。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後湖晚坐》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後湖晚坐》是宋代陳師道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黃昏時在後湖靜坐的情景,并抒發了對自然景色和生活境遇的深切感悟。
詩詞中有兩個主要的景物,即湖水和城市。湖水清澈明亮,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而城市卻顯得荒涼寂靜,宛如一座無人居住的山峰。這種對比給人以深思,似乎在暗示人們在繁華喧囂的城市中,應該更多地回歸自然,追求內心的寧靜。
詩詞中還描繪了一片青林,沒有邊際,給人一種廣袤無垠的意境。在這片林中,有一只白鳥,它不受拘束地自在飛翔,似乎在訴說著自己的閑適和自由。這里可以看出作者對自然中的生靈的贊嘆和向往,也暗示了人們應該追求內心的自由與寧靜。
詩詞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的境遇和心情。作者自稱"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間",意味著他在江湖之上有了一定的成就和地位。然而,他并不追逐功名,而是靜坐湖畔,目送歸雁飛往遠方,坐待暮鴉歸來。這種態度表現出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心靈的寧靜與自由。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作者的境遇,表達了對自然純凈、寧靜的向往,以及對名利浮華的淡漠態度。它詩意深遠,讓人感受到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鼓勵人們在喧囂中尋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名成伯季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òu hú wǎn zuò
後湖晚坐
shuǐ jìng piān míng yǎn, chéng huāng kě dāng shān.
水凈偏明眼,城荒可當山。
qīng lín wú xiàn yì, bái niǎo yǒu yú xián.
青林無限意,白鳥有余閑。
shēn zhì jiāng hú shàng, míng chéng bó jì jiān.
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間。
mù suí guī yàn jǐn, zuò dài mù yā hái.
目隨歸雁盡,坐待暮鴉還。
“名成伯季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