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曉一缸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昏曉一缸燈”全詩
朝晡三楪飯,昏曉一缸燈。
伴坐跧如幾,扶行瘦比藤。
生緣堪入畫,寂寞憩松僧。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病中六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中六首》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中六首
日暖衣猶襲,宵長被有棱。
朝晡三楪飯,昏曉一缸燈。
伴坐跧如幾,扶行瘦比藤。
生緣堪入畫,寂寞憩松僧。
譯文:
溫暖的陽光穿透衣衫,夜晚漫長,被子有棱角。
早晚只吃三頓飯,昏昏沉沉中只有一盞燈。
與朋友一起坐著,身體垂得像幾案,走路扶著瘦藤杖。
生平的緣分似乎可以成為繪畫,寂寞地休息在松樹下的僧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病中的景況和心情。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病痛帶來的無奈、孤寂和對生活的思考。
賞析:
《病中六首》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作者病榻上的景象。首句“日暖衣猶襲,宵長被有棱”表現了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病榻上,被子有棱角的形象,透露出作者孤獨而漫長的夜晚。接著,詩句描繪了作者的飲食和作息,只有三頓飯和一盞燈,突顯了病榻上的清貧和寂寞。而“伴坐跧如幾,扶行瘦比藤”則表現了作者病體虛弱,坐立艱難的情景。最后兩句“生緣堪入畫,寂寞憩松僧”通過將生活比喻為一幅畫,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對寂寞狀態的接受。
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病中的苦楚和孤寂,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對自我境遇的接受。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運用,這首詩詞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在病痛中的心境與情感。
“昏曉一缸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liù shǒu
病中六首
rì nuǎn yī yóu xí, xiāo zhǎng bèi yǒu léng.
日暖衣猶襲,宵長被有棱。
cháo bū sān yè fàn, hūn xiǎo yī gāng dēng.
朝晡三楪飯,昏曉一缸燈。
bàn zuò quán rú jǐ, fú xíng shòu bǐ téng.
伴坐跧如幾,扶行瘦比藤。
shēng yuán kān rù huà, jì mò qì sōng sēng.
生緣堪入畫,寂寞憩松僧。
“昏曉一缸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