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謀還有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謀還有計”全詩
僧房閑共宿,酒肆醉相扶。
天畔雙旌貴,山中病客孤。
無謀還有計,春谷種桑榆。
分類: 寺廟
作者簡介(于鵠)
于鵠,大歷、貞元間詩人也。隱居漢陽,嘗為諸府從事。其詩語言樸實生動,清新可人;題材方面多描寫隱逸生活,宣揚禪心道風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謠》、《江南曲》、《題鄰居》、《塞上曲》、《悼孩子》、《長安游》、《惜花 》、《南溪書齋》、《題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謠》和《江南曲》兩首詩流傳最廣。
《山中寄樊仆射(一作寄襄陽樊司空)》于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寄樊仆射(一作寄襄陽樊司空)》是唐代詩人于鵠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回憶起在東溪的日子,與魯國的儒者共同度過。在僧房里閑逸地共同住宿,醉酒之后互相攙扶。在天邊高懸的雙旌很尊貴,山中的我作為病患的客人孤單無助。雖然沒有謀劃,但仍有計劃,在春天的谷地里種植桑樹和榆樹。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于鵠在山中寄給樊仆射(或者說寄給襄陽的樊司空)的情景。詩人回憶起與魯國的儒者共同度過的時光,回憶起在東溪的美好日子。他們共同在僧房里住宿,相互攙扶,在醉酒后一起度過時光。在天邊,高懸的雙旌象征著權貴的身份和地位,而山中的詩人則是一位病患的客人,感到孤單和無助。盡管他沒有明確的謀劃,但他仍然有計劃,決心在春天的谷地里種植桑樹和榆樹。
賞析:
這首詩詞以山中的景色和人物描繪了一種情感和境遇。詩人通過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表達了對友誼和親近的渴望,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在疾病困擾下的孤獨感。與此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希望,盡管沒有明確的計劃,但他仍然有種植桑樹和榆樹的愿望,這可以被視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樂觀態度。
詩詞運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的對比,通過山中與天邊、病客與貴人的對比,突出了詩人的孤獨和寂寞感。同時,詩中的僧房和酒肆等場景也展示了詩人的生活狀態和內心情感。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練,通過描繪細膩的景物與情感,使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無謀還有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jì fán pú yè yī zuò jì xiāng yáng fán sī kōng
山中寄樊仆射(一作寄襄陽樊司空)
què yì dōng xī rì, tóng nián shì lǔ rú.
卻憶東溪日,同年事魯儒。
sēng fáng xián gòng sù, jiǔ sì zuì xiāng fú.
僧房閑共宿,酒肆醉相扶。
tiān pàn shuāng jīng guì, shān zhōng bìng kè gū.
天畔雙旌貴,山中病客孤。
wú móu hái yǒu jì, chūn gǔ zhǒng sāng yú.
無謀還有計,春谷種桑榆。
“無謀還有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