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輕春稍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寒輕春稍稍”全詩
寒輕春稍稍,雪盡麥青青。
霜草猶疑滑,風林漸喜聽。
生涯鞍馬上,歲月短長亭。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雜題》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題》是宋代詩人陳師道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色的圖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感悟和對光陰流逝的思考。
詩意:在這首詩中,作者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勾勒出了一幅壯美的自然景色。他通過描繪亂水交錯如線、群山翠綠如屏、寒冷逐漸減退、雪已消融而麥田變得青翠等景象,展示了四季更替、自然變化的美妙之處。詩人同時表達了對于歲月流轉的思考,他提到生活的旅途就像騎在馬上穿越光陰的長亭,而歲月的長短則在這個長亭中一點點流逝。
賞析:這首詩通過簡潔而精確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亂水交錯如線,形象地描繪了水流的曲折奔騰,給人以動感和生氣;群山翠綠如屏,山巒重疊如屏風,給人以安靜而寧謐的感覺。通過對寒冷逐漸減退、雪已消融而麥田變得青翠的描寫,詩人展示了春天的到來和大自然的復蘇。最后,通過將生活的旅途比喻為騎在馬上穿越光陰的長亭,作者表達了對時間的感慨和對生命短暫的認識。
這首詩整體給人以寧靜、恬淡的感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境界。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觀察,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引發讀者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的反思。同時,通過簡練而精確的語言,詩歌呈現了一種生動的畫面感,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瞬息即逝的時光。
譯文:
亂水交如線,群山翠作屏。
寒輕春稍稍,雪盡麥青青。
霜草猶疑滑,風林漸喜聽。
生涯鞍馬上,歲月短長亭。
詩意和賞析已在上文中詳細解釋。
“寒輕春稍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tí
雜題
luàn shuǐ jiāo rú xiàn, qún shān cuì zuò píng.
亂水交如線,群山翠作屏。
hán qīng chūn shāo shāo, xuě jǐn mài qīng qīng.
寒輕春稍稍,雪盡麥青青。
shuāng cǎo yóu yí huá, fēng lín jiàn xǐ tīng.
霜草猶疑滑,風林漸喜聽。
shēng yá ān mǎ shàng, suì yuè duǎn cháng tíng.
生涯鞍馬上,歲月短長亭。
“寒輕春稍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十九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