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曾落薦書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姓名曾落薦書中”全詩
一日虛聲滿天下,十年從事得途窮。
白頭未覺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
衰疾又為今日別,數行老淚灑西風。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別黃徐州》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別黃徐州》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姓名曾落薦書中,
刻畫無鹽自不工。
一日虛聲滿天下,
十年從事得途窮。
中文譯文:
曾經我的名字出現在推薦的書籍中,
卻描繪了一個毫無才藝的平凡人。
一天之內,虛假的聲音充斥整個天下,
十年奮斗卻走到了一條死胡同。
詩意和賞析:
《別黃徐州》是一首抒發詩人對功名無望、人生苦悶的感慨之作。詩中的黃徐州是指當時的黃州和徐州,代表了官場和社會的虛假和險惡。
詩人自稱姓名曾經出現在推薦的書籍中,暗示自己曾被期望著有所作為,但實際上他卻覺得自己沒有什么特長才能,無法在官場中得到重用。他用“刻畫無鹽自不工”來形容自己,意指自己的才華平平,無法在文采上脫穎而出。
詩中的“一日虛聲滿天下,十年從事得途窮”表達了詩人在官場中的無奈和失望。他感嘆自己辛辛苦苦努力了十年,卻沒有取得任何進展,終究陷入了一片絕望的境地。
最后兩句“白頭未覺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衰疾又為今日別,數行老淚灑西風”表現了詩人對功名寄予的希望的渴望,但現實卻讓他感到無望。他感嘆自己年紀已大,還未能取得功名,青春的時光像是被現實的殘酷所掩蓋。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離別之際的悲傷和無奈,老淚灑向西風,流露出對逝去歲月的惋惜和對未來的無奈。
這首詩詞通過詩人的親身經歷,表達了對功名無望和人生困頓的感慨,傳達了對社會虛假和現實殘酷的思考。
“姓名曾落薦書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huáng xú zhōu
別黃徐州
xìng míng céng luò jiàn shū zhōng, kè huà wú yán zì bù gōng.
姓名曾落薦書中,刻畫無鹽自不工。
yī rì xū shēng mǎn tiān xià, shí nián cóng shì dé tú qióng.
一日虛聲滿天下,十年從事得途窮。
bái tóu wèi jué gōng míng wǎn, qīng yǎn cháng méng jīn xī tóng.
白頭未覺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
shuāi jí yòu wèi jīn rì bié, shù xíng lǎo lèi sǎ xī fēng.
衰疾又為今日別,數行老淚灑西風。
“姓名曾落薦書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