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得寧論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意得寧論晚”全詩
意得寧論晚,心交不待言。
向來期北上,可復改南轅。
畫地數佳政,叢談何處村。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送何子溫移亳州三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何子溫移亳州三首》是宋代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衿曾誦賦,皓首始登門。
意得寧論晚,心交不待言。
向來期北上,可復改南轅。
畫地數佳政,叢談何處村。
詩意:
這首詩以送別何子溫離開亳州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何子溫的贊賞和祝福之情。何子溫曾經穿著青衿,勤奮學習,曾經背誦賦文,現在他已經皓首(頭發變白),開始踏上遠行的旅程。詩人表示,何子溫有著成熟的思想和見識,他的智慧不受年齡的限制,內心的交流不需要言語來表達。詩人回顧了與何子溫的往來,曾期待他北上,但如今他選擇改變南行的方向。詩人對何子溫的未來充滿期待,并稱贊他有才干,能夠在任何地方都能展現出卓越的政治才能。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何子溫的贊賞和送別之情。詩人首先提到何子溫曾經穿著青衿,表明他曾是一位勤奮學習的學子。接著,詩人用"皓首"來描繪何子溫的老年形象,突出了他的經歷和成熟。詩人認為何子溫的智慧和交流方式超越了言語,這體現了他的深思熟慮和內涵。詩人原本期待何子溫北上,但他選擇了南行,這表明他具有勇于改變和適應環境的能力。最后,詩人稱贊何子溫的政治才能,將其比喻為"畫地數佳政",意味著他能夠在任何地方都能施展其才,為國家政治事業做出貢獻。整首詩詞簡練、含蓄,表達了詩人對何子溫的敬佩和祝福之情,展現了對人才的推崇和對人生的思考。
“意得寧論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é zi wēn yí bó zhōu sān shǒu
送何子溫移亳州三首
qīng jīn céng sòng fù, hào shǒu shǐ dēng mén.
青衿曾誦賦,皓首始登門。
yì de níng lùn wǎn, xīn jiāo bù dài yán.
意得寧論晚,心交不待言。
xiàng lái qī běi shàng, kě fù gǎi nán yuán.
向來期北上,可復改南轅。
huà dì shù jiā zhèng, cóng tán hé chǔ cūn.
畫地數佳政,叢談何處村。
“意得寧論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