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士於今孰我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得士於今孰我先”全詩
口擬說詩心已解,世間快馬不須鞭。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贈寇國寶三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寇國寶三首》是陳師道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的"寇國寶"指的是寇準,他是陳師道的朋友和同僚,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學家和政治家。詩詞以贈詩的方式向寇準致敬,表達了陳師道對他的欽佩和敬意。
詩詞以自述的方式開篇,描述了陳師道與寇準多年的交往和彼此的了解。"承家從昔如君少"意味著陳師道從寇準的家族中一直受到優待和扶持,而"得士於今孰我先"則表達了陳師道對寇準在文學和政治方面的出眾才華的贊嘆。
接下來的兩句"口擬說詩心已解,世間快馬不須鞭"則展示了陳師道的自信和對詩詞創作的洞察力。"口擬說詩心已解"表明他能夠迅速構思和表達出詩意,而"世間快馬不須鞭"則比喻他的才華和創作能力如同一匹快馬,不需要額外的鞭策和激勵。
整首詩詞表達了陳師道對寇準的敬佩之情,同時也自豪地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和成就。詩意上,它呈現出一種自信和自主的精神,以及對友情和才華的贊美。賞析上,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了的表達,展示了陳師道的才華和個性特點,同時也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鼓舞人心。
“得士於今孰我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kòu guó bǎo sān shǒu
贈寇國寶三首
chéng jiā cóng xī rú jūn shǎo, dé shì yú jīn shú wǒ xiān.
承家從昔如君少,得士於今孰我先。
kǒu nǐ shuō shī xīn yǐ jiě, shì jiān kuài mǎ bù xū biān.
口擬說詩心已解,世間快馬不須鞭。
“得士於今孰我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