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待晚風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聊待晚風秋”全詩
物理有興壞,人情成去留。
稍看棲鳥集,聊待晚風秋。
解道庭前柏,何曾識趙州。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老柏三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老柏三首》
詩意:這首詩通過描繪老柏樹的形象,表達了歲月變遷和人事滄桑的主題。老柏樹雖然枯槁,但依然展示出英姿,堅韌的品質與柔軟的氣質相得益彰。物理世界的興衰與人情的離合變化相互呼應。作者在棲息的鳥群和夜晚的秋風中稍作停留,以此寄托他對時間的思考。他解讀著庭前的老柏樹,卻無法理解其中蘊含的深層含義,這暗示了人們對于世事的局限和無法洞悉一切的現實。
賞析:《老柏三首》是陳師道的一首描寫老柏樹的詩集。在詩中,作者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表現了老柏樹的獨特魅力和深遠意義。老柏樹枯槁的外貌與英姿相得益彰,體現了堅強和柔軟并存的品質。詩中提到物理世界的興衰和人情的變化,以及作者對時間流逝的思考,進一步加深了詩歌的主題。在最后兩句中,作者表達了自己對于老柏樹內涵的無法理解,以及人們對于世事的局限,這給人以深思。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老柏樹的形象,同時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凸顯了老柏樹所具有的堅韌、柔軟和深遠的意義。詩人的思考和對于世事的感悟也使詩歌更具思想性和哲理性。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載體,通過對樹木的描繪,寄托了人生哲理和對光陰流逝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共鳴。
陳師道是宋代文學家,他的作品以婉約派為主,情感細膩而含蓄。《老柏三首》展示了他熟練的詩詞技巧,以及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這首詩通過對老柏樹的描寫,以及與人生和時間的關聯,呈現出一種深情和哲理的意境,使讀者更加思考人生和世事的無常。
“聊待晚風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ǎo bǎi sān shǒu
老柏三首
yīng zī dài kū gǎo, jìn jié quē hé róu.
英姿帶枯槁,勁節闕和柔。
wù lǐ yǒu xīng huài, rén qíng chéng qù liú.
物理有興壞,人情成去留。
shāo kàn qī niǎo jí, liáo dài wǎn fēng qiū.
稍看棲鳥集,聊待晚風秋。
jiě dào tíng qián bǎi, hé zēng shí zhào zhōu.
解道庭前柏,何曾識趙州。
“聊待晚風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