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始無遺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終始無遺恨”全詩
兩言成益友,百代仰高風。
終始無遺恨,恩榮托至公。
不應埋直氣,會見吐長虹。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王察院挽詞二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王察院挽詞二首》是宋代詩人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王察院的挽歌,探討了人生的價值觀和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施報終何在,窮通共一空。
兩言成益友,百代仰高風。
終始無遺恨,恩榮托至公。
不應埋直氣,會見吐長虹。
這首詩詞的詩意深邃而含蓄。詩人通過表達對王察院的追思,思考了人生的價值與意義。首句“施報終何在,窮通共一空”,表達了對于人生的種種努力和回報的懷疑。詩人認為,不論是施行善事還是追求功名富貴,最終都會歸于虛空一無所有。
接下來的兩句“兩言成益友,百代仰高風”,表達了對王察院的敬仰和推崇。詩人認為,王察院言行高尚,具備令人景仰的品德和風采。他的言論成為了幾代人所仰望和學習的榜樣。
接著的兩句“終始無遺恨,恩榮托至公”,表達了詩人對王察院的深情厚意和敬意。詩人認為,王察院一生無怨無悔,將恩德和榮譽托付給公眾,具有高尚的品質和為人之道。
最后一句“不應埋直氣,會見吐長虹”,暗喻了王察院的境界超越塵俗,具有令人敬佩的氣節和胸懷。詩人希望自己也能夠像王察院一樣,不隱匿自己的才華和品德,能夠展現出自己的獨特光芒。
這首詩詞通過對王察院的頌揚和思考,反映了詩人對于人生價值的思考和對高尚品德的追求。詩人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對王察院的敬仰和對理想人生的向往。整首詩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展現了宋代文人的儒雅風范和精神追求。
“終始無遺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áng chá yuàn wǎn cí èr shǒu
王察院挽詞二首
shī bào zhōng hé zài, qióng tōng gòng yī kōng.
施報終何在,窮通共一空。
liǎng yán chéng yì yǒu, bǎi dài yǎng gāo fēng.
兩言成益友,百代仰高風。
zhōng shǐ wú yí hèn, ēn róng tuō zhì gōng.
終始無遺恨,恩榮托至公。
bù yīng mái zhí qì, huì jiàn tǔ cháng hóng.
不應埋直氣,會見吐長虹。
“終始無遺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