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路尚徘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路尚徘徊”全詩
把文甘潦倒,數日待歸來。
士患聲名早,官今歲月催。
有親須薄祿,臨路尚徘徊。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送孝忠二首》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孝忠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師道。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年輕士子即將離開家鄉,前往追求學問和官職的旅程,同時也表達了對家人的離別之情和對未來的不安與期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送孝忠二首
經史三年學,聰明一旦開。
把文甘潦倒,數日待歸來。
士患聲名早,官今歲月催。
有親須薄祿,臨路尚徘徊。
這首詩的詩意非常深遠。首先,詩人表達了自己經過三年的學習,才聰明才智一朝開啟的喜悅之情。他將自己的才學比作滔滔江水,傾注其中,對于文學的追求甘之如飴。然而,他即將離鄉背井,遠離家人,數日之后即將歸來,這里流露出對家人的依戀和離別之情。
詩中也反映了士人們常常面臨的煩惱。他們渴望早日有所成就,但聲名和地位的追求常常讓他們感到困擾。士人們往往希望早日有所斬獲,然而時間卻不等人,官職的機會也在歲月中逝去。這種焦慮和不安在詩中得到了表達。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他明白作為士人,有時必須犧牲物質生活,須薄祿以供養親人,但是在離別的路上,他心中仍然徘徊不定,對未來充滿了猶豫和擔憂。
這首詩通過對士人學業追求和離別之情的描繪,展現了士人的內心糾結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情感,使讀者在朗讀時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情緒起伏和思想深度。
“臨路尚徘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xiào zhōng èr shǒu
送孝忠二首
jīng shǐ sān nián xué, cōng míng yī dàn kāi.
經史三年學,聰明一旦開。
bǎ wén gān liáo dǎo, shù rì dài guī lái.
把文甘潦倒,數日待歸來。
shì huàn shēng míng zǎo, guān jīn suì yuè cuī.
士患聲名早,官今歲月催。
yǒu qīn xū báo lù, lín lù shàng pái huái.
有親須薄祿,臨路尚徘徊。
“臨路尚徘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