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袖熒煌得寶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出袖熒煌得寶珠”全詩
得句有誰知我在,嘗新此日賴吾徒。
傾籃的皪沾朝露,出袖熒煌得寶珠。
會薦瑛盤驚一坐,莧腸藜口未良圖。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答魏衍惠朱櫻》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魏衍惠朱櫻》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開門先得故人書,
稍喜提攜起覆盂。
得句有誰知我在,
嘗新此日賴吾徒。
傾籃的皪沾朝露,
出袖熒煌得寶珠。
會薦瑛盤驚一坐,
莧腸藜口未良圖。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以友誼和詩文交流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魏衍惠和朱櫻的感激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提到他開門先得到了故人魏衍惠的來信,這使他感到欣喜不已,隨即提起覆盂(一種盛酒的容器),意味著他準備端起酒杯與友人共飲,繼續交流心意。
接下來,詩人在詩中問道:“得句有誰知我在?”這表明他在詩中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只有文人墨客才能真正理解,而普通人難以理解其中的深意。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自身才華的自謙,認為自己的才華并不為外界所知。
然后,詩人回憶起與友人的相處,稱贊這一天的相聚是新的體驗,并將這一刻的美好歸功于他的朋友。這種朋友的重要性和友誼的珍貴在詩中得到了體現。
接著,詩人比喻自己的才華和心思如同傾籃的皪(一種蔬菜)沾上朝露,意味著他的文學作品得到了滋潤和照耀。他將自己的才華比作寶珠,表示自己的文學成就與寶貴的珠寶一樣閃耀奪目。
最后兩句詩,詩人提到自己與友人座談時,會向對方推薦瑛盤(一種文房用具),這一舉動會使對方驚訝不已,甚至連忙站起來。而詩人的莧腸(一種菜肴)和藜口(一種粗糙食物)則未能成為良圖,意味著他的生活并不富裕,但這并不妨礙他與友人共同歡聚。
整首詩詞通過對友誼的贊美和對詩文交流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感激之情,并在詩中展現了自己的文學才華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詩中也透露出詩人的謙遜和對友誼的珍視,以及對人情世故的洞察。
“出袖熒煌得寶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wèi yǎn huì zhū yīng
答魏衍惠朱櫻
kāi mén xiān dé gù rén shū, shāo xǐ tí xié qǐ fù yú.
開門先得故人書,稍喜提攜起覆盂。
dé jù yǒu shéi zhī wǒ zài, cháng xīn cǐ rì lài wú tú.
得句有誰知我在,嘗新此日賴吾徒。
qīng lán de lì zhān zhāo lù, chū xiù yíng huáng dé bǎo zhū.
傾籃的皪沾朝露,出袖熒煌得寶珠。
huì jiàn yīng pán jīng yī zuò, xiàn cháng lí kǒu wèi liáng tú.
會薦瑛盤驚一坐,莧腸藜口未良圖。
“出袖熒煌得寶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