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侯長樂客長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五侯長樂客長愁”全詩
繡簾朱轂逢花住,錦幨銀珂觸雨游。
何處少年吹玉笛,誰家鸚鵡語紅樓。
年年只是看他貴,不及南山任白頭。
分類:
作者簡介(于鵠)
于鵠,大歷、貞元間詩人也。隱居漢陽,嘗為諸府從事。其詩語言樸實生動,清新可人;題材方面多描寫隱逸生活,宣揚禪心道風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謠》、《江南曲》、《題鄰居》、《塞上曲》、《悼孩子》、《長安游》、《惜花 》、《南溪書齋》、《題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謠》和《江南曲》兩首詩流傳最廣。
《長安游》于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安游》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于鵠。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久臥長安,春復秋。
五侯長樂,客長愁。
繡簾朱轂逢花住,
錦幨銀珂觸雨游。
何處少年吹玉笛,
誰家鸚鵡語紅樓。
年年只是看他貴,
不及南山任白頭。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長年居住在長安城中的游子所感受到的離愁別緒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長安是唐代的都城,古代的五侯長樂指的是朝廷的高官顯貴,他們生活奢華、安樂無憂,而游子卻長時間地居住在長安,感受到了離鄉別井的苦悶和思鄉之情。詩中描繪了游子身處繁華都市的場景,他們的住所有繡簾、朱轂,但是每當看到美麗的花朵,他們卻不能停留,只能匆匆而過。他們的衣袍有錦幨、銀珂,但是卻常常被雨水打濕,不得安寧。詩中還提到了少年吹玉笛的景象,紅樓中的鸚鵡的語言,這些都是長安城中的繁華景象,而游子只能遠觀,不能親身體驗。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長安城中游子的遭遇,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長安作為唐代的都城,是當時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權貴和富貴的象征。然而,對于游子來說,長安只是一個陌生而繁華的地方,他們在這里長期居住,卻感受不到安樂和自由。詩中的繡簾、朱轂、錦幨、銀珂等描繪了游子的生活環境,但這些都不能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快樂和滿足。詩中提到的少年吹玉笛和鸚鵡語紅樓等景象,通過對比游子的境遇,更加強調了他們的無奈和無助。
整首詩詞以“久臥長安”和“不及南山任白頭”作為開頭和結尾,通過這種排比的手法,突出了游子對自由和故鄉的向往。南山象征著自由和寧靜,與繁華喧囂的長安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通過這首詩詞表達了游子對故鄉和自由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批判了長安城中虛榮和奢靡的生活方式。整體上,這首詩詞在描繪游子的心境和對比景物的處理上,表現出了作者對現實的反思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五侯長樂客長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ān yóu
長安游
jiǔ wò cháng ān chūn fù qiū, wǔ hóu cháng lè kè zhǎng chóu.
久臥長安春復秋,五侯長樂客長愁。
xiù lián zhū gǔ féng huā zhù,
繡簾朱轂逢花住,
jǐn chān yín kē chù yǔ yóu.
錦幨銀珂觸雨游。
hé chǔ shào nián chuī yù dí, shuí jiā yīng wǔ yǔ hóng lóu.
何處少年吹玉笛,誰家鸚鵡語紅樓。
nián nián zhǐ shì kàn tā guì, bù jí nán shān rèn bái tóu.
年年只是看他貴,不及南山任白頭。
“五侯長樂客長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