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省歸時見魯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省歸時見魯恭”全詩
獨憶卸冠眠細草,不知誰送出深松。
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歸時見魯恭。
知己尚嫌身酩酊,路人應恐笑龍鐘。
作者簡介(于鵠)
于鵠,大歷、貞元間詩人也。隱居漢陽,嘗為諸府從事。其詩語言樸實生動,清新可人;題材方面多描寫隱逸生活,宣揚禪心道風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謠》、《江南曲》、《題鄰居》、《塞上曲》、《悼孩子》、《長安游》、《惜花 》、《南溪書齋》、《題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謠》和《江南曲》兩首詩流傳最廣。
《醉后寄山中友人》于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醉后寄山中友人》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于鵠。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醉后寄山中友人
昨日山家春酒濃,
野人相勸久從容。
獨憶卸冠眠細草,
不知誰送出深松。
都忘醉后逢廉度,
不省歸時見魯恭。
知己尚嫌身酩酊,
路人應恐笑龍鐘。
譯文:
昨天山家的春酒濃厚,
野人們勸我久留從容。
我獨自回憶著卸下冠冕,
躺臥在細草之間,
不知道是誰送我到了深松之間。
我全然忘記了醉酒之后與廉度相遇,
也沒有意識到我回家時見到了魯恭。
知己們可能嫌棄我喝得爛醉如泥,
路人們或許會嘲笑我像龍鐘一樣。
詩意和賞析:
《醉后寄山中友人》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于鵠在醉酒之后的感受和思考。詩中描繪了作者在山中的一次酒宴,酒足飯飽之后,野人們勸他留下來繼續享受宴會的歡樂,但他選擇了離開。他獨自躺在細草之間,回憶起醉酒時的情景,卸下了平日的繁忙和壓力,進入了一種寧靜和自由的狀態。
然而,當他清醒過來時,他已經忘記了與廉度相遇的事情。而回家的途中,他遇到了魯恭,但也沒有意識到。這表明他在酒后的迷糊中失去了對周圍事物的覺察和記憶。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知己們的擔心。他擔心知己們會嫌棄他因為酒醉而失態,而路人們則可能會嘲笑他。這種擔心體現了作者對于友情和社交關系的珍視,他希望能夠保持自己的形象和尊嚴。
整首詩以醉后的狀態為背景,通過描繪作者的感受和思考,表達了人在醉酒之后可能產生的種種情緒和困惑。詩中運用了山中的景物和人物來襯托作者的內心感受,展現了一種寂靜與思索的氛圍。通過這種方式,詩詞傳達了一種對于人生、友情和社交的思考,引發讀者對于自我和他人的反思。
“不省歸時見魯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hòu jì shān zhōng yǒu rén
醉后寄山中友人
zuó rì shān jiā chūn jiǔ nóng, yě rén xiāng quàn jiǔ cóng róng.
昨日山家春酒濃,野人相勸久從容。
dú yì xiè guān mián xì cǎo,
獨憶卸冠眠細草,
bù zhī shuí sòng chū shēn sōng.
不知誰送出深松。
dōu wàng zuì hòu féng lián dù, bù xǐng guī shí jiàn lǔ gōng.
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歸時見魯恭。
zhī jǐ shàng xián shēn mǐng dǐng, lù rén yīng kǒng xiào lóng zhōng.
知己尚嫌身酩酊,路人應恐笑龍鐘。
“不省歸時見魯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