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已應天下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日已應天下樂”全詩
當日已應天下樂,無人傳入畫圖夸。
低頭強笑今何似,多病難堪懶自嗟。
聞道承明方厭直,幾時來伴訪山家。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寄徐吉父學士》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徐吉父學士》是宋代陳師道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寫作者在臥龍山上采摘黃花,并回憶與徐吉父學士一起歡樂飲酒的往事,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歡樂時光的留戀,以及對友誼和自身困境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寄給徐吉父學士
臥龍山上摘黃花,
曾與西風醉帽斜。
那天已經傳遍天下歡樂,
卻無人將此畫卷傳頌。
低頭勉強笑,如今何如昔日,
多種疾病讓我難以承受,懶得自怨自嘆。
聞說朝廷現在討厭直言之士,
何時能親臨我山間的家來作伴?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臥龍山上采摘黃花的場景,展現了作者與徐吉父學士一起飲酒歡樂的情景。黃花象征著美好和逝去,作者在回憶過去的時刻時,感嘆時光的流逝。然而,這樣的歡樂卻沒有被傳頌出去,沒有人將這美好的記憶傳入畫圖中,使之流傳后世。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以自嘲和自省的態度,表達了自己當前的境遇。他低頭勉強笑,意味著他在面對困境時勉力保持微笑。他身患多種疾病,無法承受,對自己的狀況感到無奈和懶散。他還聽說朝廷不喜歡直言之士,厭惡忠言逆耳,他期望徐吉父學士能親臨他的山間住所,與他一同度過時光。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逝去歡樂時光的懷念,以及對友誼和當前困境的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個人情感,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情緒,展現了對人生和社會現實的思考。
“當日已應天下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xú jí fù xué shì
寄徐吉父學士
wò lóng shān shàng zhāi huáng huā, céng gòng xī fēng zuì mào xié.
臥龍山上摘黃花,曾共西風醉帽斜。
dāng rì yǐ yìng tiān xià lè, wú rén chuán rù huà tú kuā.
當日已應天下樂,無人傳入畫圖夸。
dī tóu qiǎng xiào jīn hé sì, duō bìng nán kān lǎn zì jiē.
低頭強笑今何似,多病難堪懶自嗟。
wén dào chéng míng fāng yàn zhí, jǐ shí lái bàn fǎng shān jiā.
聞道承明方厭直,幾時來伴訪山家。
“當日已應天下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