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郡何妨萬里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得郡何妨萬里行”全詩
昔日布衣今著繡,他年鶴化只空城。
還朝不待三年最,得郡何妨萬里行。
歲祿二千親八十,世間誰有此時榮。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送建州鄭戶部》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建州鄭戶部》是宋代詩人陳師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送行的方式,表達了對鄭戶部(鄭樵)的贊美和祝福。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清江上,畫船在新晴的天空下照耀著光彩,
鐃鼓聲此起彼伏,喧囂的市場喧鬧不停。
曾經穿著布衣的鄭戶部,如今身披錦繡的衣袍,
將來也許會變成孤獨的城池,僅有鶴影飄然而去。
不必等待三年就重返朝廷,
拿到了郡守之職,又何妨萬里行程。
年薪二千貫,親朋好友八十位,
世間又有誰能享受這般榮耀時光。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官員離別之際的場景,通過描寫清江上的畫船和喧囂的市場,展現了離別的忙碌和喧囂。其中,詩人引發讀者對鄭戶部的關注,他曾經是一個穿著布衣的普通人,如今卻身披錦繡,擁有了地位和榮耀。然而,詩人也表達了對鄭戶部未來的憂慮,擔心他可能會陷入孤獨而空虛的境地。詩人還表達了對鄭戶部迅速升遷的贊賞,他認為不必等待太久就可以再度回到朝廷,并且即使在郡守之職下,他仍可以遠行萬里。最后,詩人用歲祿二千和親朋好友八十位來形容鄭戶部的豐厚待遇,強調了他在世間的獨特享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場景,展示了時代背景下的人物命運變遷。詩人通過對清江、畫船、鐃鼓和市場的描繪,營造了繁忙而喧囂的氛圍,使讀者感受到離別的緊張和不舍。在表達對鄭戶部的贊美和祝福時,詩人使用了對比手法,將他曾經的貧寒與現在的富貴形成鮮明對比,同時也暗示了可能的悲劇結局。詩人對鄭戶部迅速升遷的贊賞和對他未來的祝福,表達了對個人奮斗和命運變遷的思考。最后,通過年薪和親朋好友的數量,詩人突出了鄭戶部的特殊地位和享受,凸顯了他的榮耀和成功。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物命運的思考,展示了離別、成就和人生之間的復雜情感。它生動地刻畫了宋代社會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和社會現象,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個人命運和人生價值的思考與感慨。
“得郡何妨萬里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jiàn zhōu zhèng hù bù
送建州鄭戶部
qīng jiāng huà gě zhào xīn qíng, náo gǔ xuān xuān guā shì míng.
清江畫舸照新晴,鐃鼓喧喧聒市鳴。
xī rì bù yī jīn zhe xiù, tā nián hè huà zhǐ kōng chéng.
昔日布衣今著繡,他年鶴化只空城。
hái cháo bù dài sān nián zuì, dé jùn hé fáng wàn lǐ xíng.
還朝不待三年最,得郡何妨萬里行。
suì lù èr qiān qīn bā shí, shì jiān shuí yǒu cǐ shí róng.
歲祿二千親八十,世間誰有此時榮。
“得郡何妨萬里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