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經奇運得銷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數經奇運得銷憂”全詩
又須急詔登天去,不為寒鄉盡歲留。
四著儒冠甘送老,數經奇運得銷憂。
擬登碣石臨朝日,浩蕩滄溟沒白鷗。
分類:
作者簡介(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后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詞有《后山詞》。
《送鄭祠部》陳師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鄭祠部》是宋代陳師道的作品。這首詩詞表達了對鄭祠部的送別之情,以及對他回家的期盼和祝福。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將軍歸來尚未白發,有親八十又何求。
還需緊急詔書上天,不愿在寒鄉度歲留。
穿著儒冠甘愿送老,歷經奇運得以消憂。
計劃登上碣石迎朝日,廣闊的海洋中不見白鷗。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將軍鄭祠部歸鄉的情景。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將軍的敬佩之情和對他的家庭幸福的祝福。詩中還表達了將軍不愿在外地度過歲月的心愿,希望他能盡快獲得詔書返回京城。詩人希望將軍能夠平安歸來,安享晚年。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將軍鄭祠部的崇高品質和忠誠精神。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將軍的敬佩和對他回家的期盼。詩中提到了將軍的家人已經年過八旬,這進一步強調了將軍回家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詩人以儒冠為象征,表達了對將軍的贊頌和對他過去艱難經歷的理解。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詩人的愿景,他希望將軍能夠在朝陽初升時登上碣石,展望廣闊的海洋,寓意將軍回到京城,迎接新的輝煌。最后一句以"白鷗"作為象征,表達了將軍離開了故鄉的壯麗景色,進入了更為廣闊的舞臺。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將軍的敬佩和對將軍回家的期盼,同時也透露出對將軍前途的美好祝愿。這首詩通過簡練的表達和富有意象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將軍的深情厚意,給人以溫暖和鼓舞。
“數經奇運得銷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èng cí bù
送鄭祠部
chí jié huán jiā wèi bái tóu, yǒu qīn bā shí gèng hé qiú.
持節還家未白頭,有親八十更何求。
yòu xū jí zhào dēng tiān qù, bù wéi hán xiāng jǐn suì liú.
又須急詔登天去,不為寒鄉盡歲留。
sì zhe rú guān gān sòng lǎo, shù jīng qí yùn dé xiāo yōu.
四著儒冠甘送老,數經奇運得銷憂。
nǐ dēng jié shí lín cháo rì, hào dàng cāng míng méi bái ōu.
擬登碣石臨朝日,浩蕩滄溟沒白鷗。
“數經奇運得銷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